乡镇党委关于推进“干部素质提升年”工作情况的报告
今年以来,镇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自觉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全面贯彻“干部素质提升年”工作部署,坚持“以学铸魂、以干提能、以制增效”为主线,着力锻造新时代干部铁军,为奋力中国式现代化我市实践提供发展支撑。一、主要工作情况(一)坚持以学铸魂,提振干部精气神。增强政治素养。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必修课”,严格执行“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党课、支部主题党日等制度,组织镇政府机关57名党员干部常态化开展集中学习18次,班子成员带头讲党课、谈体会、说打算,推动理论武装走深走实。加强业务赋能。聚焦干部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弱项,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导向,构建“需求导向+精准滴灌”培训体系,聚焦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信访维稳等八大领域,开展“业务知识大家讲”活动。通过党员大会专题学、专家授课辅导学、业务骨干轮流讲等方式,组织集中学习10次、专题研讨4场,靶向解决干部“本领恐慌”。育强警示固本。研读《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典型案例汇编》,2次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开展案例学习3次、专题讨论5次,对镇村两级在职干部、退休老干、无职党员、流动党员共计2700余人开展“违规吃喝、打牌赌博、酒驾醉驾”警示谈话活动,实现党员干部全覆盖。(二)坚持以干砺能,锤炼实战真本领。深入基层治理一线,维护一域稳定。坚持把基层一线作为干部成长的“练兵场”,组织全镇全体干部下沉村组,通过两个月时间集中走访党员、群众代表,全覆盖开展垸组会听民意察民情,攻坚化解历史积案30余件,处置各类纠纷200余起,努力将信访人吸附在镇内,较好地遏制了跑省进京上访行为。深入项目攻坚火线,助推一方发展。创新组建“党委班子+中层骨干+青年力量”攻坚专班,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土地流转中压担子,分设产业项目、基建项目两大作战单元,常态化落实“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企业帮扶活动,经常性深入企业访需问策,为良红豪园地产项目协调银行贷款3000万元和新增变压器1台,为梅苑商业街征地清障调解护航,特别是为丝瓜络种植基地项目落户牵线搭桥在公共新闻频道报道。深入环境整治前线,守护一抹绿色。今年以来,镇坚持兵团作战,以总支为单元,驻点干部为专班成员,每个总支集中力量建设一个和美乡村示范点。各工作专班由包片党委牵头,以清洁家园为重要抓手,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开展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示范组面貌逐渐改变,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三)坚持以制增效,打造干事强引擎。正向激励鼓干劲。将政治标准作为硬杠杠,强化平时考核结果运用,与评优评先、提拔任用直接挂钩,树立“有为者有位”的鲜明导向。大力提拔落实综合民生服务政策、防汛抗旱等急难险重工作成绩出色的干部,重点培养选拔顾大局、作风正、能吃苦、肯担当的干部,今年以来提拔1名干部进入党委班子,3人获得职级晋升,3人进行轮岗交流,干事创业环境向上向好。反向鞭策促提升。对履职不力、作风不实的驻点干部和村党支部书记在全镇大会上进行通报批评,对人居环境整治、秸秆禁烧等被动落后的村进行经济处罚和追责问责,通过责任到人传导压力的方式,推动“躺平式”干部“站起来、跑起来”。激励关爱暖人心。加强干部之间革命友谊培养,帮助干部解决实际困难,在婚育择偶、突发意外困难、家庭正当权益维护等方面予以牵线搭桥、协助支持,成功为1名干部家庭亲属调解经济纠纷,为2名年轻干部申请乡村干部关爱资金8千元,举办1期青年人才联谊会。二、下一步工作打算下一步,镇党委将进一步聚焦“干部素质提升年”目标要求,持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我市实践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一)着力优化队伍结构。实施“源头活水”工程,结合乡镇实际需求,统筹公务员招录、事业编招聘和选调生分配,确保每年新增干部中35岁以下占比不低于60%,并优先补充农业、规划、社会治理等紧缺专业人才。同时建立“老带新”结对机制,组织经验丰富的干部与新入职人员定向帮扶,既缓解青黄不接问题,又促进经验传承。针对偏远乡镇,探索跨区域轮岗交流制度,通过补贴倾斜和晋升优先等政策激励干部扎根基层。(二)持续强化能力培养。围绕“实战化培训”开展能力提升工程,联合党校、职业院校开发“乡村振兴”专题课程,每年组织不少于80学时的集中培训,内容涵盖产业发展、矛盾调解、新媒体运用等实用技能。推行“一线练兵”模式,安排干部参与重点项目攻坚、信访接待等实践锻炼,并建立“导师库”提供个性化指导。此外,试点数字化学习平台,通过在线课程、案例研讨等方式实现碎片化学习,解决工学矛盾问题。(三)不断完善考核激励体系。聚焦“差异化评价”,建立“基础指标+特色指标”双维度考核标准,根据乡镇发展定位科学设置特色指标,实行“季度评星、年度定档”动态管理,考核结果与绩效奖金、职级晋升、评优评先直接挂钩。同步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对因改革创新出现的非原则性失误予以免责,营造敢闯敢试的良好氛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