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然 发表于 昨天 15:00

市财政局第一党支部2025年上半年党建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市财政局第一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牢“以政领财、以财辅政”理念,对标“四强”党支部建设标准,匠心锻造“忠诚、担当、专业、活力、高效”五型财政,绘就“党建引领业务发展、支部赋能管理提效、党员攻坚财政改革”的生动局面,在服务财政科学管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中展现新作为。一、主要工作情况(一)打造理论武装“充电站”,淬炼“忠诚财政”政治底色。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构建“学理论—凝共识—促发展”闭环体系,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国库领域转化成为实践动能。一是以学铸魂,拧紧思想“总开关”。在读原著上用心、在集中学上发力,建立“第一议题”台账,变支部“学堂”为党员“讲坛”,围绕“匠心求索立标杆惟实励新行致远”等开展专题研讨,倡导党员撰写心得体会,做到入心入脑、善思善用。在互学互促上共进、在沟通交流上共鸣,结合国库工作综合性、枢纽性特征,联合其他支部开展结构性研讨,邀请其他支部党员分享学习心得,教育引导党员将“两个确立”的政治认同转化为“两个维护”的行动自觉。二是以学砺志,校准信仰“指南针”。开辟“政治理论学习角”,配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学习书目30余套,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情景式移动课堂”,寻访小甸集特支、重走“延乔路”,以实地实情教育党员干部将爱国爱党情怀融入国库管理实践。三是以行践知,把稳改革“方向盘”。深入学习习近平经济思想,准确把握党中央对财政管理改革发展的目标定位和部署要求,以加强调查研究推动破解改革难题。党员撰写的《权责发生制列支事项对市级财政支出的影响探析》《地方政府财务报告编报周期研究》等7篇课题在全国预研会和全市征文评选中获奖,10余篇研究在《中国财政》等刊发,形成“学研用”良性循环,使财政国库成为落实更加积极财政政策的“前沿哨所”。(二)打造攻坚克难“先锋站”,彰显“担当财政”实干风采。以“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为标杆,构建支委带头、党员冲锋的攻坚体系,勇当国库管理改革“先锋队”。一是坚持头雁领航,凝聚攻坚“向心力”。支部书记扛牢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讲党课、作宣讲、抓落实,凝聚攻坚克难共识。依托“三会一课”开设“头雁课堂”,以思维导图等可视化方式提升学习质效。二是坚持民主聚力,筑牢决策“压舱石”。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落实“三重一大”决策流程,对国库重点业务实行支委会“前置研究”。广泛征求市县和市直部门意见,建立职责明晰、协同联动、管理闭环的预算执行监督机制,提升预警信息处理的及时性和准确率。三是坚持班子带头,争当攻坚“模范岗”。建立“清单化管理、节点式推进、闭环式落实”工作机制。在联动市县汇总收支数据、科学调度库款、开展预算执行常态化监督试点等工作中,支委分片包干、带头推进,相关做法获财政部高度肯定。(三)打造高端人才“孵化站”,练就“专业财政”真才实学。以“双专双高”(专业、专注、高学历、高水平)为目标,严管厚爱打造过硬队伍,为财政国库高质量发展注入专业动能。一是坚持靶向发力,培育专业“领头羊”。实施“人才强库”计划,着力打造学习型党组织,让支部成为业务骨干的“孵化器”。支部党员6人获得注册会计师、税务师等专业资质,多人入选全市高端会计人才库及财政部金融、财会监督人才库。4名党员先后成长为财政部相关工作全国主审。二是坚持匠心求索,提升业务“高标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以工匠之心深钻细研国库业务,以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做好财政总会计核算、预算执行旬月报等日常工作,确保全年“零差错”;以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拉高工作标杆,推动财政总决算和部门决算连年获优;以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勇立潮头,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等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三是坚持严管厚爱,打造创业“好生态”。坚持教育与监督双向发力,将触角延伸到“八小时外”,切实做到常提醒、常教育。经常性开展谈心谈话,真正做到谈者诚心、听者虚心、双方交心,形成相互配合、相互支持良好氛围。常态化开展党章党规党纪学习,督促党员时刻绷紧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之弦,做到在原则问题上不含糊、在底线面前不退步。(四)打造融合发展“创新站”,激发“活力财政”强大动能。深化党建与业务互融互促,推动组织优势转化为财政国库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效能。一是政治活动强党性,主题活动增鲜味。开展“重温入党誓词跟学最新党章”,党员过“政治生日”等政治仪式,誓声回响筑牢信仰基座,党章为尺校准行为坐标。参加“击楫中流·争当先锋”朗诵比赛、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知识竞赛等主题活动,激扬青春梦想,闪耀竞技荣光。二是组织生活严规范,主题党日创特色。规范“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创新“主题党日+”模式,走进安徽省博物院、楚文化博物馆等,强化文化认知,坚定文化自信,赴清风阁开展“访问古迹辨得失镜鉴清风讲堂树规矩底线”主题党日,教育党员干部登阁思廉、推窗见纪,绘就国库风清气正的政治底色。联合兄弟支部赴科大先研院研学,解码硬核科技,激荡创新动能。支部组织生活既有“党性”又有“鲜味”,规范性和感染性双向跃升。三是廉政教育“筑防线”,品牌建设“亮名片”。高质量推进党纪学习教育,教育党员干部把政治纪律刻在心里、把规矩意识融入血脉,做正气充盈党内政治文化的建设者和维护者。自导自演警示教育片《快与好》,聚焦严格财政支付程序、严实干部工作作风等,通过财政人讲述财政故事,入选第三届“安徽廉政文化精品工程”。干部教育管理案例《打造“四个课堂”为青春筑基蓄能》获评全市党建创新成果优秀案例,形成“党建+业务+文化”特色品牌矩阵。(五)打造效能提升“示范站”,树立“高效财政”工作标杆。着力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准坐标、展现作为,充分发挥财政国库“资金枢纽”和“安全闸门”职能作用。一是保障运行,疏通库款“毛细血管”。提高库款管理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对重点地区实施“一地一策”,科学精准调度库款资金,打好提前量、守住安全线,助力基层兜牢“三保”底线。二是严控风险,筑牢支付“安全屏障”。严格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预算执行监督机制,把严支付“最后一公里”,已收回违规拨付资金2亿元至国库,切实发挥纠错纠偏、督促整改作用。三是争先进位,擦亮决算“金字招牌”。秉持“把基础做成亮点、把匠心贯穿始终”工作理念,推动“两决算一报告”编审提质增效,相关工作连续多年争先进位。四是深化改革,激活发展“一池春水”。搭建财政数据监测应用平台,实现财政、部门和单位多维度“数据画像”,充分发挥辅助决策作用。进一步推进单位资金管理改革,加强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以全流程信息化赋能单位资金高效管理,增强重大决策部署财力保障能力。二、下一步工作打算(一)突出政治引领。落实“第一议题”学习机制,建立党组领学、支部研学、青年践学三级联动机制,每月开展财政大讲堂专题学习,结合预算管理、债务化解等业务设计政策微解读12期,组织赴红色财税史馆等特色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推动政治理论学习与财政业务研讨同频共振,着力培养既懂党务又精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二)突出组织强基。坚持组织建设规范化与专业化双提升,优化支部建在科室组织架构,建立党委委员联系重点业务科室制度。实施党务干部双培工程,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每季度开展财政先锋评选活动。创新组织生活形式,开展“三会一课”+财政案例分析特色主题党日,建立党员履职五个一标准(牵头一个调研课题、破解一个业务难题、对接一个基层单位、提出一条创新建议、完成一次志愿服务)。同步强化纪律约束,围绕预算审批、资金拨付等关键环节绘制廉政风险图谱,每半年更新防控清单。(三)突出改革增效。注重以数字化改革提升党建质效,开发智慧党建平台实现党内政治生活全程留痕。打造财韵清风文化品牌,创作财政系统廉政微电影《底线》。探索跨区域党建协作新模式,与税务、审计等部门开展三联三促活动(联合调研促改革、联动监督促规范、联学共建促提升)。设立党建创新项目种子基金,重点培育预算绩效管理党员责任区镇街财政所党建标准化等特色项目,形成可复制的财政党建经验体系。(四)突出党业融合。聚焦党建与财政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开展“党建+绩效管理”专项行动。组建党员先锋队参与财源建设、财政评审等攻坚任务,建立重大财税政策党员保肝解毒机制。深化政企银党建联建,每季度举办财税惠企政策宣讲会,设立党员服务岗优化政府采购、产业扶持资金申报流程。扎实推进财政惠民实事工程,重点跟踪教育医疗、乡村振兴等民生资金使用效益,建立“项目清单-进度台账-群众评议”闭环管理机制,推动党建成果转化为民生温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市财政局第一党支部2025年上半年党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