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工作是一个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过程,有些领导讲话、工作总结,一些周期性的请阅件、通报、报告等,机关干部不可避免地会经常写到,去年讲这些问题今年还要讲这些问题,现在面临的问题今后还会遇到,有时围绕同一个问题在一个不太长的时期内连续讲好几次,每一次都要有新的思想,新的要求,新的写法。如果老是那么几条,老是那些内容,肯定有重复的问题,材料也就很难打动人,还会影响它的指导性。解决老生常谈、重复较多的问题,基本方法是注意变化,在变化中出新。那么,经常性的材料怎样写出新意呢?
- K2 |+ e! L8 Y- R* z+ E2 l! v0 d
一是从联系实际上求新. q% l! n: _; E- i) z6 |* K) x
, ]& Z0 j/ u6 |$ j
有些材料尽管话题是老的,但是,在不同时期,总是有些新的情况、新的变化。比如,大的环境发生变化,政策规定发生变化,上级又有新的要求,下级在组织落实时遇到新的情况等等。所以,我们在起草材料时,就要紧紧抓住这些变化的情况,思考问题。可以说,只要和实际结合得紧,就有用不完的素材,写不完的新话。
, i. b2 K; Z2 I( N
0 M; o. T+ V8 y4 _比如,讲安全稳定工作就要讲形势。2008年是抗击冰冻雨雪灾害、抗震救灾、藏区维稳、支援奥运。但2009年形势又有了新变化: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六四风波”20周年、取缔****邪教组织10周年,是建国60周年大庆,又出现了金融危机、新疆“7·5”事件。只要一联系这些新的情况,虽然是个老话题,但仍有提不完的要求,讲不完的新话。+ n% {6 o0 W \0 Z* V
6 f+ b, ~+ M+ s& _再比如,讲理想信念一定要忠贞不渝这个问题。如果总是讲那些口号式的话,提那些原则性的要求,就会使人感到这些话不知听了多少遍了,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有一个材料讲这个问题时,注重联系实际,比较好地克服了重复感的问题,材料中是这样讲的:/ _! A0 Q& y7 }5 g6 W" q
/ r+ R3 _2 b4 s( p
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具体体现,是工作、学习、生活的根本动力。大家都知道苏共垮台和苏联解体的情况,在西方长期“和平演变”下,苏共逐渐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党员的理想信念动摇坍塌,使一个有80多年历史的大党一夜之间崩溃。苏共在有20万党员时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有200万党员时打败了希特勒,有2000万党员时丢掉了政权,在宣布解散时竟然绝大多数党员没有站出来反对,这种教训太深刻了、太惨痛了。这说明,理想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念的危机是最致命的危机。如果动摇了理想信念,也就动摇了共产党人的根本立场,就必然会偏离正确的政治方向,甚至会影响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和生死存亡。因此,作为党员干部,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丝毫不能动摇我们的理想信念,始终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的信念,对党的领导的信赖。
7 `8 } k2 U7 q; B: R6 R
& K4 c% q1 [0 u二是从视角变化上求新
; u) ~) C# k) w0 s2 H
! r% A8 i7 Q( i5 h# c+ ^( c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可以引出不同的话题,这样不仅可以避免重复,而且有利于思想与时俱进。比如,转变作风抓落实的问题,这是各种材料经常要写的话题。为了不重复,我们可以变换不同的角度来写。
7 g/ o7 `: l) q" q
8 X* f$ x8 s7 @( T+ r/ ^从抓落实的一般要求上,可以讲这样几层:①要端正指导思想;②要振奋革命精神;③要转变领导作风;④要改进工作方法。1 s, P0 u0 f5 h& a/ W
/ i4 M+ L. u& m
从抓落实的条件上,又可以讲这样几层:①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②要完善工作责任制;③要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 A" [, E' G( O$ p4 L. F/ I4 y! d5 [/ _ Q- j( q' ~7 v0 j9 g
从抓落实的方法上,又可以讲这样几层:①要扑下身子抓落实;②要突出重点抓落实;③要盯着问题抓落实。
1 \( C; ]2 K, v
" s2 M8 U/ k& s# z4 T+ \从抓落实存在的问题上讲,又可以讲这样几层:①要解决做工作图出名挂号的问题,坚持一切从有利于部队全面建设出发;②要解决藏忧护短的问题,在勇于揭露矛盾、解决问题中推进工作;③要解决工作漂浮、不能吃苦的问题,提倡勤奋扎实的工作作风;④要解决机关活动多、效果差的问题,坚持科学的工作方法。( K* s$ U' \1 ~1 M0 j1 ~
1 A, q8 O+ ?, m& h( P
所以说,角度一变思路宽,旧话题也可以不重复。
* D, z! d/ |, I3 e4 X, v5 S Q; {& t" f# ?$ A' ]4 r8 l% {
三是在行文思路上求新0 o& @* @. {0 m4 `9 Q+ e$ p
, w' u2 Z$ v* f) L0 g/ Q @就是在阐述问题的过程中,抓住不同内容的不同特点,用不同的思路来写,不要都是先写重要性,再讲实际情况怎么样,再提几点要求。
1 I7 L4 X) t7 o4 ?$ w. I$ z3 d2 ~4 z5 @, @% W0 @/ Z9 ^
比如,讲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的问题,可以讲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坚定信念,二是加深理解,三是学以致用。信念问题着重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并把它同我们党理论指导上的一贯性联系起来讲。学习问题联系实际讲为什么学不起来,重在解思想扣子。运用问题着重从理论上讲清重要性,再提出如何运用的要求。这样,在行文上错落有致,使人不感到雷同。- i5 B) d) Y/ A
+ s" D1 y% u6 Q- w, M9 |再比如,为领导同志起草讲话材料,一般都是按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这样一个思路去写的,如果改变一下行文思路,在讲某个问题之前先举一个这方面的经典例子,以事明理,再简明扼要地提出要求,这样讲更有新意,效果会更好,印象也会更深。有位领导讲到机关干部做工作要增强信心、永不放弃这个问题时,讲法就很新颖,没有循规蹈矩去讲,他是这样讲的:
# F9 k" \4 r" C4 X( s
7 Q R7 F f6 ]! t4 s" b. A7 u有位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试验,将一只饥饿的鳄鱼和一些小鱼放在同一个水族箱的两端,中间用透明的玻璃板隔开。刚开始,鳄鱼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动攻击。一次、两次、三次、四次……多次进攻无望之后,鳄鱼不再进攻。这时候,心理学家悄悄地拿开水族箱中间的玻璃挡板。那只鳄鱼竟然仍一动不动,只是无望地看着那些小鱼在它的眼皮底下游来游去,眼皮眨也不眨一下。鳄鱼放弃了自以为是毫无结果的所有努力,最终饿死在水族箱中。其实,工作中,有些人时不时会扮演这种鳄鱼的角色,当挫折接踵而至,失败如影随形的时候,一些人选择的往往并不是坚持不懈,而是放弃所有的努力。工作中,难免有矛盾、困难和挫折,但不可放弃追求的脚步,即使失败,也绝不能放弃努力,要坚定地对自己说“再试一次”。再试一次,前面就可能是一片豁然开朗的新天地。一个不太好管的兵,经过多次做工作效果仍不明显时,在你放弃之前,再试一次!一个问题下了很大功夫没有解决时,在你放弃之前,再试一次!一个材料几次在领导那里过不了关时,再试一次!每个人都说你没有希望的时候,不要气馁,再试一次!因为再试一次,并不是从零开始,只是带着一点擦伤继续前行,而每次的失败和奋斗,都能使你的素质得到提高,思想越来越成熟,办法越来越多,它能磨炼你的本领和耐力,增强你的勇气和信心,只要永不放弃、持之以恒,每次困难、挫折都是你迈向成功的阶梯。. R% I6 {- d7 S" U
' |, X" W% d# b. K, ~' u/ n# l
四是在表述方法上求新
2 ~. m) u& N) P! H/ z9 c6 t# B) C5 J" i2 B+ V! h/ S
同样的内容有多种表述方法,变化一下,就能写出不同的稿子。比如,有一个单位领导连续几年都讲了关于司令机关建设问题。同样是讲司令机关建设的重要性,同样是分认清形势、战争需要、履行职能和自身状况四个方面来写,但每一次都采取了不同的写法。第一次写的是:①加强司令机关建设,是适应国际战略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②加强司令机关建设,是打赢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的需要;③加强司令机关建设,是做好新时期军事工作的需要;④加强司令机关建设,是解决自身存在问题的需要。第二次写的是:①从世界军事发展趋势看,加强司令机关建设势在必行;②从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的要求看,加强司令机关建设至关重要;③从做好新形势下军事工作的需要看,加强司令机关建设任务艰巨;④从参谋队伍的现状看,加强司令机关建设十分紧迫。第三次写的是:①要认清国际战略形势的新变化,迎接强敌威胁的挑战;②要关注世界军事领域的新发展 ,迎接军事革命的挑战;③要适应军队跨世纪发展的新要求,迎接艰巨任务的挑战;④要研究司令机关建设面临的新问题,迎接复杂环境的挑战。这几种写法内容基本一致,但在表述方法上有所不同,第一种是“四个需要”,第二种是“四从四看”,第三种是“四新四挑战”。如果每次都写一样的话,恐怕稿子很难通过。4 {4 c; b; u- \6 ]
8 D5 C& O/ m% Y8 l2 } p五是在材料的结构变化上求新)
6 v: |; S# O. A0 c4 M本帖隐藏的内容' u+ C- U2 ^: R
老秘网8 Y* ~3 }. r, T3 g6 j* L
* \! {5 F0 d& t$ \* q$ L, s一个材料,从结构上来说,可以这样组织,也可以那样组织,不同的结构,势必有不同的论述重点。上次是横着展开的,这次可以纵着展开;上次是几个问题并列的,这次可以逐层递进,也可以从一个问题切入,再引出几个问题。结构上变化了,内容的重复感就会减轻一些,就不会使人感到雷同。$ _7 I" G' Z& ?# b4 r( U2 T, R
& N/ t8 b1 S+ j4 V
比如,有个单位这些年的半年工作总结,连续三年基本上都是这样五个特点:一是注重从总体上筹划安排,各项工作整体推进、协调发展;二是紧紧抓住重点不放,抓落实的力度比较大;三是突出精神比较强,一些会议活动组织圆满;四是加强指导检查,工作的有效性进一步增强;五是狠抓教育管理,安全稳定的良好形势得到巩固和发展。尽管每个特点下面的内容不太一样,但由于写作结构没有变化,总给人一种换汤不换药的感觉。去年他们在写作结构上做了一些变化,把上半年工作的主要特点概括为“六抓”:一是注重抓筹划;二是注重抓大事;三是注重抓难点;四是注重抓督查;五是注重抓质量;六是注重抓管理。这样写出来后,不仅重复感没有了,而且也非常符合实际,在工作的分项归类上也不用生拉硬拽了。
/ X# X; r7 S0 t, l7 Y0 V
6 Y" {! P! s+ ?* J* K再比如,这几年有一个部门起草部领导在年终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时,在结构上,基本每年都有所变化。就工作回顾这部分来说,有的重点写取得的成绩不写工作过程;有的把所做工作和取得成绩绞在一起讲;有的是按工作类别分项来写;有的是按局(室)担负的职责分块来写。结构上这样一变,不仅不感到雷同,而且每次还能给人以新鲜感。
9 D$ K8 }' Z+ F+ A" i) j
; J. @* g+ Y: S" t1 \- M5 G9 q六是在运用材料的套路上求新
1 [8 U T. e/ B5 q2 {! Y, I
0 i5 G; [7 i; a& F( I1 u8 i在工作总结写作中,一般的写作思路往往是先写工作过程,其次写取得的成绩,再写存在的问题,最后写今后的打算。在这里,写成绩时,有的人极力堆砌材料,生怕漏掉一点点“政绩”,而在写存在的问题时,却轻描淡写,一笔带过。这种总结的效果是,只见成绩不见问题。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改变这种套路,要灵活地、切实地运用好各种材料。写成绩时,材料要用足,写问题时,材料也要用足,而且越典型越好,越说明问题越好,越说到要害越好。因为成绩属于过去,而问题如不重视,则还会出现。还有一种情况,以往工作总结在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时,大量运用材料,而写经验体会时,则简单地概括几条,不用或少用材料。如果改变一下这种写作套路,在谈经验体会时,多用典型材料进行分析说明,就会增强说服力。所以,只要改变一下用材料的套路,文章也能有新意。
) A& x" H1 Q8 R0 n5 Z( r- f
7 E# N& B2 w2 q2 l a) G) [$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