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常用的一种事务性应用文,用于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工作做出打算和安排。科学地制定计划,有利于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克服随意性和盲目性,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计划的拟制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要求既能体现出很强的预见性,又要具有实施的可行性。然而从实践来看,有些计划的拟制就显得不够规范,从内容到形式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以致于削弱了计划的质量并给实际工作造成了不应有的困扰。在此,笔者试选录×× 市总工会拟制的一份计划,并加以简要评析,以期对读者有所裨益。
- t L; i& L. G- t+ @$ @( x
) t4 b+ _# J+ ~) \6 I0 d4 s4 J2 E( P[原文]
. R4 g0 U) O0 q- _, a) ~6 s# L `) p( Q
- J1 C/ G4 I) a6 O2 A! ~! Z; b3 ]8 k6 e- _
×× 市整顿基层工会组织开展建设“职工之家”活动的计划①
3 I! i! v+ ?* o; \- y/ A
* x) M" O2 Z4 p7 Y$ M {) u: W 2 X2 u( R+ U: G. ~* u+ Z9 Z f
$ E6 j. P" G1 u- v6 ~
为了把中国工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基层,全国总工会决定,从二00七年下半年开始,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对全国工会基层组织进行一次普遍整顿,逐步把基层工会办成名符其实的“职工之家”。根据“全总”的决定和省总工会的要求,结合我老秘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②如下计划:
1 l; W( w" X" G5 E2 A% ~- B1 k. |. t% y, I+ Q% O# I2 B
(一)- d- F* y% Z; F
6 Z g# U6 f0 Y “全总”在《决定》中指出:整顿工会基层组织要紧紧围绕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全面落实新时期工会方针,解决好基层工会组织不够健全,工作不够活跃,联系群众不够密切,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通过整顿和建设,提高工会组织的战斗力,密切工会与群众的联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③伟大事业中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
# ]; ^( Y, t( J7 A) P) G- |3 V. J) l( U
全国工会“十七大”以来,我老秘网市工会基层组织逐步建立健全④,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涌现了一批先进基层工会组织、优秀工会干部和工会积极分子。但是,基层工会工作的现状与当前改革开放形势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一是工会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不适应“四化” ⑤和工会建“家”的要求,有些工会干部缺乏改革和创新的精神。二是部分基层工会组织不够健全⑥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三是部分基层工会工作不够活跃,与群众的联系不够密切。四是少数基层单位忽视工会组织的民主化和群众化建设。 E6 Q# C$ z4 M9 }
4 v9 }3 C; Y. R" S# L" I" X
为了把基层工会建设成为名符其实的“职工之家”,从现在起,必须把整顿、建家⑦工作,⑧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取得企业行政⑨的支持和共青团的配合,依靠广大干部职工⑩,经过三年的努力⑾逐步把基层组织整顿好,建设好,开创一个新的局面⑿。% x( b! Q* A- q& x6 w8 n6 n1 ^, d. N
- S3 {1 d" ~# z* j1 d# I# _(二)
4 x* y2 Y: H s/ S% Z' l2 ~2 ~/ c+ i3 j
“全总”制定的建成“职工之家”的标准是:⒀
+ d/ ~0 K2 Y) S3 |1 x. `8 T( L0 i) X1 G
一、建设一个符合“四化”要求,密切联系群众的领导班子和一支热心为群众服务的工会积极分子队伍。
H- V' b J7 |# Z1 f$ d: |" I
+ |$ L6 O# o: I* x8 ^6 | 二、教育和动员职工站在改革的前列,努力促进技术进步,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证完成国家交给的各项任务。2 s+ L2 A$ ?' a) `
0 c% b* {% P' l% N/ d2 f; A4 ^
三、组织和动员职工学习政治、文化、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在建设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职工队伍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x6 h& h+ ^+ {
# r! g' t, u$ e3 o- z 四、推进企业、事业民主管理,承担起职工代表大会工作机关的任务,在办好社会主义企业、事业中充分发挥作用。+ j6 M1 b v( B! o( m
2 @1 L$ t3 R+ I h6 D' {
五、保障职工福利,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职工说话办事,为职工“排忧解难”。
/ n( Y, \$ _& W3 y0 k6 U6 {2 t- R/ Z0 R/ L& q2 s* u3 s% g
六、健全工会组织,加强小组建设,不断完善民主生活和民主制度,做民主的模范。: b* }) ^, `. y& m
- o, k; q7 i( I' g1 a0 P. _
为了把“全总”制定的“六条”标准具体化,各县和基层工会可依据这些要求并参照省工会提出的实施细则(讨论稿),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
8 z \3 y( g# D) p; ] t4 E
3 g2 }& K4 ]$ K. K! {% F(三)
& q" {7 L: p7 |9 _+ |! T
+ v' X3 h9 P5 z' N* h- a9 ~ 在三年内把我老秘网市一千零十个基层工会组织整顿好、建设好,必须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全面开展整顿、建家活动,使基层工会分期 分批达到“建家”的标准,办成名符其实的“职工之家”。⒁
& \8 \; L9 f1 R) Q# L: _5 b9 r7 u" x$ |( V4 f* K6 `5 S
经过全面摸底排队,初步计划,全市一千零十个基层工会,二00八年达到建家标准的为一百八十五个,占18%,二00九年达标的为四百三十四个,占43%,二0一0年达标的为三百九十一个,占39%。其中:市基层工会六十个,二00八年底力争验收百分之六十,二00九年力争验收百分之三十四,二0一0年底力争验收百分之五十。⒂
6 o2 U7 l5 p3 v. [3 d" D3 ]$ W- Q1 {/ f
在整顿建“家”的工作中,要遵照中央关于议大事、懂全局、管本行的指示精神,端正工会业务指导思想,全面落实新时期工会工作的方针,提高工会组织的战斗力,密切工会与群众的联系,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⒃
5 t& u/ G/ Z1 v" H T, C& g0 W4 c
+ ?2 r' ^+ b* v- I/ g8 h2 i整顿、建“家”的实施步骤大致分为四步:一是广泛宣传发动,统一认识;二是从实际出发,制定整顿、建“家”的方针和实施细则;三是开展双争竞赛(基层工会争创“职工之家”、工会干部争当“职工之友”),层层整顿提高;四是自检互检,考核验收。
1 v1 y- a: Q" A& P7 e5 g# h( u: b1 Z7 R& j5 i6 \
在整顿建“家”活动中,必须坚持做好如下工作:" B- u- P B/ q# B
) ~3 ]' x, R& f% v+ ~- v U' n/ D$ L
1、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各级工会要认真地讲省、市工会召开的整顿、建“家”会议的精神及时向党委汇报,取得各级党委的重视和支持。在今年下半年,⒄要把组织学习整顿、建“家”的有关文件作为培训干部和积极分子的重要内容,把整顿、建“家”列入各级工会组织和工会各个业务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各级工会的重要领导要亲自抓,要组织一定力量专门抓。
% j: Y0 Z2 `$ N' E" n
- u" D$ B2 }+ p; X2、制订好整顿方案和实施细则。要广泛听取党政领导和科室管理人员、知识分子、工人群众、工会积极分子等各方面对整顿、建“家”的意见和要求,对照六条标准和省工会提出的实施细则,找出薄弱环节,明确主攻方向,制订整顿方案,并把整顿方案落到实处。
) k2 @* Q* |+ |" S1 P8 J- E; h1 L2 w
3、认真抓好试点,以点带面。各级工会都要认真抓好一至二个基层组织的试点,起到带头和示范作用。明年整顿建家的点,要摆在工会工作基础比较薄弱的基层去。⒅$ \/ w: B5 c5 c* ?
5 b# f5 w" U" ?9 \: f 4、开展“双争”竞赛(争创“职工之家”争当“职工之友”)推动整顿建家工作深入发展。⒆2 ]: \ l% F9 b- {: S3 y% j
7 |$ l; n2 o2 d3 |
5、坚持标准,搞好验收。要把好两关:⒇一是自检关;二是考核验收关。验收合格者,发给“职工之家”合格证书。( w* K, b, R; ^+ e5 m
9 W0 |! Q6 Q* _. q1 t6 [
××市 总工会0 W$ L% N- V: j y+ N5 W
8 R& t p. i$ ^: w9 U 二00七年十二月六日
5 `! G$ s4 ]) x# N$ z) g1 _- G
2 {6 J+ P% U% t3 S6 x6 \ * m- A2 Z3 i% q1 u
+ [8 z* f) H& J( F7 Y5 T7 a
[评析]
% B; `2 `+ q5 s1 b! c* J( r/ \2 j7 l, x5 I; t. T; w, R* v
①此“计划”文种使用不当。按正文部分所述内容来看,其是该市总工会制订的3年整顿建“家”活动的计划,按照约定俗成的惯例,对于时间跨度为3年的,应当使用“规划”文种。
$ d9 D( p/ C( d8 w7 N
" D1 `' [0 m/ k% Z, C②“制定”应改为“制订”。 “制定”是制作、定出的意思,在公文中习惯用于较大场合,如制定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等;“制订”是制作、订立的意思,公文中习惯用于具体规章制度的订立,例如“最近一个时期,我们单位相继制订了防火、防盗、防毒等安全管理制度。”! F Z1 x" c2 [ u2 z& w
( d9 u! S! b! s+ M0 I. q }③这里的“建设”应改为“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在纵论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时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人们注意到,党的“十三大”以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十七大”报告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词之变饱含着深刻的内涵,表明我们党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开始了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的新征程。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新的理念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相应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拓展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V3 V2 |8 D$ R) m$ Q- T# n' L/ \! s4 ^, V1 d% L3 J' C
④⑥两处表述自相矛盾。前面说“逐步建立健全”,后面却又说“不够健全”,自我否定。
- Q, B8 V0 E" Z" G3 p6 d6 |$ `- N/ S8 |
⑤“四化”之类的简称,应当尽量少用。到底是“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还是“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
. N8 Z! _6 W. m
+ G$ p# I/ D1 f2 ]" K A0 ~; U/ t1 w⑦这里的“家”应加引号。2 ~' V/ d6 S& r" a' R
7 |4 s, N' x% P& D! ^1 i# [1 X
⑧这里的逗号应当删去。
6 n! a" c2 \+ B4 ~0 E9 u1 b$ I, Z7 e/ U& p$ [/ o Q5 }- b1 U
⑨“行政”二字之后应加上“部门”。
& U8 M2 B$ }! a/ ]: ^6 v' s2 K" T" r) t+ ?+ z
⑩“干部职工”的提法不够科学。它是“干部”和“职工”的并称,“职工”是一个外延较大的概念,它包括“职员”和“工人”,而“职员”又包括“干部”的含义。这样看来,我们可以说“干部群众”,也可以说“干部工人”,但却不能说“干部职工”。
8 a: B1 e2 v( ~9 r& T& n( p- K# I: [& L' W, Y( o
⑾“经过三年的努力”表述模糊,容易使人误解已经做了三年的努力,可改为“努力在三年内”。
1 }* p- c" E K+ [6 n2 m3 T& D6 v6 u# U
⑿不须强调“一个”,可去掉“一个”,改为“出”字。+ V; d2 r1 U4 Q* d( _# z, N# j3 l$ M
+ u+ c' N+ g/ B⒀整个第(二)部分讲的是“全总”制定的建成“职工之家”的六条标准,也就是说是上级制定的标准,对于这部分内容,最好另行文,也可以作为附件放在正文之后。现在把这个标准放在文中,让人感到很别扭,因此,应当去掉。% S/ j% d$ N, b6 W$ H7 ?
6 x, H& U# {% Q: d9 h) f6 e
这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序号使用的不规范。全文所划分的三大部分,每一部分用的是带()的序号,属于二级序号;但第二部分所列的六条标准却用的是一级序号。关于公文中的序号使用问题,国家公文处理法规中有明确规定。按《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二十五条第六项的规定,应当由这样四层组成: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
- |) H) i2 V) @) D2 q
* V* u O, _. M4 K⒁这段文字的开头应加上“为了”两个字才通顺。同时,语言表达也不够简练,“全面开展整顿、建家活动”、“办成名符其实的‘职工之家’”等表述在前文已有,不需重复,可删去。因此,这段文字应该成:“为了在三年内把我老秘网市一千零十个基层工会组织整顿好、建设好,必须从今年下半年开始,使基层工会分期分批达到“建家”的标准。”
0 i6 x4 G& F8 S5 H7 K9 K' ]) l
⒂在三个“达标”前应当加上“应”,以标明是“应该达到”,而不是“现已达到”,原文有歧义。同时,这里涉及的几个数字和百分比的表述也不规范,公文中的数字,能用阿拉伯数码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应一律使用阿拉伯数码。因此,这段文字所涉及的数字和百分比,应改为阿拉伯数码。原文还存在百分比前后使用的不一致问题。
2 x% n( |: T# i' b- K
7 }5 Q/ h: N; k3 @( J: R$ t⒃从总体来看,全文第三大部分是讲指标、步骤和做法,而这段文字却是提要求,内容游离于本部分之外,因此,应当将其移到第一大部分之后,放在“在各级党委……”之前,并去掉“在整顿建‘家’的工作中”这句话,最后加上“要”字,与“在各级……”连在一起。
4 X; I3 C/ w. F! ^9 \, f# j2 K
+ a5 q8 ~& ~- ~0 r; a6 ^: S⒄“在今年下半年”一句,“在”字可以去掉。此外“下半年”这个时间概念太宽泛,容易使人误解为整个下半年就是做这一项工作。应该具体一些。8 a6 ~! T4 p# B9 Q5 |% A7 b
" F* @" J0 @1 ~, q3 }& t
(18)这句话可改为“各级工会都要认真抓好一至两个起带头和示范作用的基层试点。”这样意思表达得更清楚,也更准确。这里,“二个”的表述不合常规,“二”是序数,“两”是概数,一定要规范使用。
) S' T2 n5 T, ^
3 [( b; q, A$ ^(19)“双争”之类的说法,最好有所节制,使用太滥,会成为套话。
0 r* ~& }2 I4 B1 ^2 T; F0 r: G' T6 D
(20)“两关”的提法也属此类。
; y* Q3 B: \- a& o* o% }# w: c0 N* j7 d# `1 f
可改为“开展争当职工之家和争当职工之友的‘双争’活动”,“把好自检和考核验收这两关”。
( n5 N0 D; ~5 i7 W8 s
( T4 ^8 h0 G3 h8 V; ], o, u在结构上,这篇计划也可以做一下调整。由于第二部分已经删掉,故应将第三大部分一分为二,其中一部分专讲指标(包括第一、二自然段),另一部分则专讲步骤和做法(包括第四、五自然段)。这样,全文的层次结构如下:
% {, @7 z! @0 E4 f+ v& s
1 ]+ H: ~; k# }) M' G5 j i' l序言:概述制定本规划的缘由。
6 J- S/ }) v; n9 |: l* h8 x& I+ g: Y7 H) D/ `4 D% U! Y' O n
一、目的、任务、前期情况和要求
* T. W, D9 n, w$ c/ R! f$ b1 f# s$ i) ]- }- d: t1 ~( E: R2 X
二、具体指标要求# y% R9 @0 ~' g; \3 d$ u
& Y- q4 f0 T+ J% \. x# E1 ? h+ S
三、步骤和做法6 R" N+ H0 ]1 V# O% b: c' O
! O8 P4 f H% d* R @: f( o) C% ?
与原文相比,这样的层次结构显然清楚多了。2 @- J( F" c5 ?) _
- x6 W+ a D) g' d$ y. y; G/ g( H
0 |9 X) M, E; a. m1 Q: E. a: A
1 C8 {. t4 L+ C O4 p(作者系中国公文写作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岳海翔), O' O8 ]) N+ \$ n8 r5 f) M$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