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结是对以前工作的系统回顾和思考,其目的是用以指导未来。因此,总结中最难写也是最重要的地方,就是对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经验体会”的归纳提升。
m$ e9 Y2 `0 \/ q e+ O# f T/ X8 J0 M a
所谓经验体会,是指在工作实践中领会和得到的知识,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概括出来的规律性的东西,它能够反映某一事物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经验体会是总结的“精华”部分,总结写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上是看经验体会提炼得好不好。有的人写总结,列举了大量成绩,却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无法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人写了成绩收获,写了所做的大量工作,却散乱无章,东一下西一下,没有归纳提升,对实践没有多大的指导意义;还有的是成绩与经验不对应,总结的经验无法概括成绩,或者成绩无法归纳推理出经验。0 j: D3 b$ B- {7 j
8 x% P3 F. j) C0 g9 r( [/ H 成绩收获是感性的东西,而经验体会是理性认识。经验是从相应的成绩中总结而来,因此必须善于从各种材料中提炼观点,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其具有指导意义。这一过程虽然难度很大,但也有某些规律可循,我们可以将其归纳为“三步法”:第一步,从收集到的大量材料中抓主题,确定方向;第二步,找到共同的成绩、做法,进行综合;第三步,列出观点,真正反映该项工作的某种规律和指导意义,通常使用判断句,如“在公务员招聘工作中实行严格的纪律监督,是保证公务员质量的有力措施”;或者使用表达因果、条件、假设关系的关联句,如“要使训练和管理在基层落实,必须特别注重坚持教养一致的原则”,“只有坚持为基层办实事,才能使后勤工作得到群众的广泛支持”。7 T# m, F) f! p+ }% v# Z5 Z
/ I; i" O# h+ v5 J- ~ 让我们来看一看如何运用“三步法”从材料中提炼经验。
3 `) L4 q0 a: E: t! C3 P y) o
$ G0 h: C3 V2 X$ U9 L8 S 又如某综合性大学写教育管理工作的总结,收集到的资料有:. a7 |( P6 n7 b( W2 M
: _9 I0 ~0 L# e0 K2 \) C5 M) q
卫生处的体会是:只有对职工深入了解,才能做好管理教育工作。在工作实际中,有些干部工作作风不够深入,只重视医院的经济效益和重点部门的职工工作,对一般职工,不关心他们想什么、干什么,针对这种倾向……我们体会到,只有早知道、早预防,真正掌握职工的心态,我们才能掌握基层工作的主动权,从而推动医院的全面工作。
q, r7 i: d4 p2 l0 _+ W8 O! i) \; g) O/ d5 X6 Q
后勤处的经验是:基层工作中,有的干部喜欢所谓的“倾斜政策”,这是思想方法上存在的一种片面性。实践告诉我们,对后进职工,要严格管理、耐心教育;对平时表现好的职工也要多鼓励和教育。我们还提倡那句老话:工作中要一碗水端平。
- p8 N t: M" s! z6 `; N
+ Y L$ i% I) U( I/ T, l 汽车队的体会是:管理工作中,对骨干放心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管理教育工作的规律告诉我们,太放心的人往往做出容易使人担心的事。因此,我们在管理教育工作中,一定要杜绝“空档”,消灭“死角”,对平时最放心的人也不应忽视教育和严格要求。) }! _/ ~- [; |1 `0 h
9 X( ~" B" a+ O9 Z9 C
首先,它们讲的都是管理工作方面的经验体会。卫生处说的是管理教育工作要全面深入,后勤处说的是防止片面性,汽车队说的是杜绝“空档”、“死角”。其次,我们进行综合。在管理教育工作中,不能仅仅把目光盯着一些一般部门后进的职工,要全方位地管理,才能不出现漏洞。就此提炼出观点:既要重点设防,又要全面管理、全面教育。
, o. s) c/ v# R p9 U% e5 l6 z* r; _( u
在实际写作中,经验的提炼应该先于具体的写作,也就是说在预先构思时,就要从收集到的材料中把规律找出来。因为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成绩也可能很多很杂,因此需要预先分类,一是按大的工作项目分,把所取得的成绩列出一些比较主要的、独立的项目放在一类里,这种分类对应关系相对单纯一些。另一种是按同类项合并的方法分,就是把同类性质的工作放在一起,比如,上例中写教育管理工作的总结,虽然各单位不同,但工作中都涉及管理问题,把这方面的内容归为一类,再进行总结提炼。有了基本的分类,规律就比较好找。至于具体的落笔,可以按照总结写作的模块要求,先写成绩收获,再顺势推出“我们的经验是……”,或者将成绩和经验结合在一起,先摆出经验、认识,上升到某一高度,再谈具体的做法、所取得的效果。8 [7 O2 O, l2 u( K
文/张雪梅 % Z0 O2 z5 M7 ^( i$ ^2 R# I,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