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曾国藩生存之道

  [复制链接]
wszx 发表于 2012-6-13 13: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稿修改演播室众筹计划,点击了解详情
 
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人。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代表作有《治学论道之经》,《持家教子之术》。
/ @/ M! S' L0 x- z$ _  U/ ]; \/ G0 y% [7 p! y0 w: v( P
一、处世交友之道
4 i- L+ g, r. V  m6 E( ?2 x8 w  f3 S* `+ ?) G1 Y" j
曾国藩认为“处此乱世,愈穷愈好”,身居高官,“总以钱少产薄为妙”。“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德以满而损,福以骄而减矣”。为人须在一“淡”字上着意,“不特富贵功名及身家之顺逆,子姓之旺否悉由天定,即学问德行之成立与否,亦大半关乎天事,一概笑而忘之”。“功不必自己出,名不必自己成”,“功成身退,愈急愈好”。! n4 d- U; w3 ?" v6 m
+ }/ y& h$ O/ T0 ]% Y
曾国藩的交友之道可以概括为:交友贵雅量,要“推诚守正,委曲含宏,而无私意猜疑之弊”。“凡事不可占人半点便宜。不可轻取人财”。要集思广益,兼听而不失聪。“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1 J: v6 k' e$ K5 p+ W: t
2 a) a( Y5 T$ _! u
二、修身养性之诀" ], s. F# m. X3 m! M
$ @3 o+ v" H4 Z. W1 h
曾国藩总结了修身十二款: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谨言、养气、保身、日知所亡、月无亡不能、作字、夜不出门。他认为古人修身有四端可效:“慎独则心泰,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思诚则神钦”。曾国藩不信医药,不信僧巫,不信地仙,守笃诚,戒机巧,抱道守真,不慕富贵,“人生有穷达,知命而无忧。”
6 u& N5 }( H0 \8 K2 @; I2 n* S- W" k8 [( y
曾国藩认为人格修炼对他事业有帮助,首先是诚,为人表里一致,一切都可以公之于世。第二个是敬,敬畏,内心不存邪念,持身端庄严肃有威仪。第三个就是静,心、气、神、体都要处于安宁放松的状态。第四个字是谨,不说大话、假话、空话,实实在在,有一是一有二是二。第五个字是恒,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最高境界是“慎独”,举头三尺有神明。他每天记日记,对每天言行进行检查、反思,一直贯穿到他的后半生,不断给自己提出更多要求:要勤俭、要谦对、要仁恕、要诚信,知命、惜福等,力图将自己打造成当时的圣贤。许多人都认为人格修炼是空虚的东西,认为修身是虚无缥渺的东西,甚至还是迂腐的,但曾国藩一生的事业,修身才是他事业成功最重要的原因。 " K9 D% b, h- Z% l+ ~# j% _) I- y# u
& a9 x( p, `9 ~0 V* V* [
曾国藩认为:“养生之法约有五事:一曰眠食有恒,二曰惩贫,三曰节欲,四曰每夜临睡前洗脚,五曰每日两饭后各行三千步。”养生之道,“视”、“息”、“眠”、“食”四字 最为要紧,养病须知调卫之道。
$ ~  T$ R' f1 ]& E/ G# Z6 n7 }4 m, x2 a) F7 Y: d" P% ^" \% Q  ?: k1 _; z0 B
三、曾国藩为人处事的十二句箴言
5 g! O  c% o8 ~8 L" R. b- o
5 A/ b; u1 [0 F8 Q* F: q5 B* q主敬:整齐严肃,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 o# f2 q5 W9 s& h( }3 m2 A8 G6 }- ]7 X
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 \6 i7 g7 e8 ^7 ]- q/ O/ ^
( Q% s# D; l* r5 s. D8 f0 g
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
! W) }/ {5 j0 l
( g; q2 F  D+ b6 C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
  G, L8 F0 D/ R  N0 Y8 U. `# H" O9 _
读史:念三史(指《史记》、《汉书》、《后汉书》),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 Q, s6 T. @  ~& {( r  w5 x# f
' G8 k9 u  v! j' `9 O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 e! D! R4 T- P7 o+ d* G# [
7 ~& u3 a- S& G0 t/ D- J$ F' W
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1 T8 X3 j0 J/ w7 c6 V8 i. |7 x1 r/ H! N* k: x
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 0 L5 C2 X) {0 U. G
: x. b$ Y; p' I: F! U
日知其所无: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有求深意是徇人。
; {7 m5 z7 q8 Z: n2 Q
; |1 A( D7 ?( y5 B6 L月无忘其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的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昧耽着,最易溺心丧志。 ; W2 H5 R  l5 b# ^) F
- X5 D4 ?& a# W
作字:饭后写字半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课程。凡事不待明日,取积愈难清。 1 @3 }- b- ?4 T5 r; J

" Q+ U, ]$ i8 i# D8 A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 |' [1 g* J) _# ~
8 m7 ~: M: y. p2 J) V# V
四、用人之术
+ L- h, E0 f8 @* N! L- q8 V) L& \/ h8 F- ]$ Y
曾国藩认为用人识人之术,怎样用人,特别是怎样用准人,学问极深。他从不盲目选人,糊涂授权,而是睁大自己的一双明亮之眼,遵循“看透人之后再用人”的方法,该避则避、该提则提,显示出到位的领导才智和管理才智。
' ?; @  w5 L% ]: e1 ?9 P; a) d4 j2 U. C
用人四法:做、省、学、禁; 0 a5 R& J. z9 ~& C4 F
6 ]4 ~4 A& l; R7 r) U
摸透人的精、气、神; " g/ D7 v1 \% S/ m$ O

4 }' H6 j0 T8 H7 A" M* u; r任用智、言、劳三种人;
% C. }$ ~4 i: }9 M; ]4 f6 W3 D" ]/ e% n% D$ i
曾国藩的这些为人处世交友的道理看似简单,似乎过时了,但对于我们青年人修身养性还是很管用的,因此,我觉得要深入体会,践于行。
( U$ Q' s1 V1 j: U: `! |* ^1 ~0 n$ g5 Q3 h# y
 

精彩评论1

正序浏览
xaflybird 发表于 2012-6-14 10:4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曾国藩的确高人啊,是一代大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关注

7粉丝

82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