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 t1 `7 |: W* r4 w& i3 [(一)社会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影响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的因素日益增多。在改革开放、百业兴旺的今天,绝大多数人都在努力追求现实的物质利益,在这种价值取向的影响下,民警很容易将自身辛苦又清苦的处境与社会上部分先富起来的人进行对比,从而因强烈的反差导致价值观的动摇和心理的不平衡。同时随着形势的变化、时代的发展和社会体制的改革,每位警察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有的能适应形势需要,将压力转化为动力,但一些心理本身比较脆弱的民警则往往因压力过度而导致心理危机。 ; R. U: J/ E0 Y2 b7 K) R4 \/ P & ^7 h1 ]5 Z$ K8 ^& X(二)职业因素:公安民警是国家重要的治安行政管理和刑事司法力量,担负着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的重要任务。长期从事高负荷、高节奏、高对抗、高风险的工作。因此,公安民警的心理压力远远高于常人。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超负荷的工作量,直接影响着民警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二是职业风险逐步加大,民警在公务活动中遭受围攻、袭击、侵害而受伤甚至牺牲的情况不断增多,民警心理压力日益加剧;三是部分社会成员对公安机关的理解、支持、配合不够,有的人对民警的执法活动无理取闹,甚至暴力干扰,执法环境不良加大了民警的心理压力;四是改革阵痛的冲击、事业与家庭的矛盾,使民警产生巨大的心理负担;五是民警的工作条件、政治、经济待遇与其超负荷的工作强度反差太大,不同适度地挫伤了民警尤其是基层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出现心理失衡。# N8 F* {1 _; {* n6 v. G* J. l
- v" M8 N5 c, x! {) _8 S6 L
(三)个人因素。在相同的压力下,有些民警可能会出现心理障碍,有些则能维持健康的心理状态。造成这些差别的个人因素主要有:一是人格特征。研究发现,不能客观认识自我和现实、目标不切实际、理想和现实差距太大或有过于强烈的自我实现和自尊需要的人容易出现心理障碍。二是生活事件。在人的一生中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生活事件,这些生活事件常是导致个体产生应激反应的应激源。无论这些事件是积极的或者是消极的,都需要个体作出种种心理调整以适应新的生活模式。三是生理因素。生理疾病和不良的生活习惯往往会影响人的心理。 # k' M( W$ L: n( j; a' ~, y4 u1 c4 H' b! w* H" F- [# [
三、民警心理问题的危害. ^" M: J/ j) t6 v5 v4 P$ R
/ x+ Y0 t& v/ e1 i9 w: N1 O公安民警的个性心理是否健康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警察的工作表现及工作效率,影响到公安机关的整体战斗力。民警存在心理问题,首先会损害民警身心健康,影响民警养成健康、乐观的性格,处世能力降低,处不好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家庭关系、社会关系,不利于家庭与社会生活的和谐;其次是不能正确处理工作、学习、生活的矛盾,分析、认识、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降低;三是工作方面,在工作中极易因偶然因素发生违规、违纪问题,从而影响公安民警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民警中存在的不少违法违纪现象,如执法办案中的刑讯逼供、粗暴执法、滥用**警械以及“冷硬横推”等问题都不同程度地与心理障碍有关。这也是民警心理问题的最大危害。; ]( j) J1 N% b- i+ L
% f: Y. z {1 m
四、如何对心理问题进行自我调适& s7 U7 o+ s! ]
* d0 X7 o. O/ }
作为人民警察,应当具有过人的心理素质,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仅能够保一方平安,更能够经得起风吹雨打,磨练出超人的坚强意志,勇于承受警察这个神圣职业应该承受的种种压力。因此,学会释放自己的心理压力,应是每一个民警主动而又自觉的行为。$ ~4 {" N! c0 A: c S) W0 q$ r
% C8 k j5 [+ N) x8 }& p* n z一是要加强自我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政治素质、心理素质,提高正确地认识、分析、处理各类问题的能力,培养高尚的个人情操,以乐观、进取的心态,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面对一切困难,个人心理调适能力必然增强,压力自然会得到化解,进而转化为更大的积极向上的工作动力。压力是一种心态。只要以一种健康、正确的心态面对各种压力,就能极大地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有效地舒缓和释放各类压力。: U0 [7 U9 y' A. A% X w% W
& j4 @9 n& Z w& h*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