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公文的定义、特点及撰拟要点(一)
: z; m: F9 c* r/ a0 C i■◆ 第一节 规范性文件
# ]; K9 }3 q! D
6 V: T3 K" q) M/ Z. i9 L 一、规范性公文的特点1 d; U# Z: P3 p! n7 a* i$ p; E
0 T8 E# e6 }" [6 n8 W 规范性公文是以强制力推行的用以规定各种行为规范的文件。条例、规定、办法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与其他类型的公务文件相比它们具有如下特征:- O6 p) }9 t& P8 M7 Y
1 s; D% p6 {' _) p/ F 公文内容是作者单方面意志的表示,其规范作用的成立与实现不以对方是否同意为前提条件,具有极强的强制约束力;公文所针对的问题是反复多次适用的、涉及多数人而非少数人的一般的普遍性问题;公文生效程序更为严格和规范,特别是在审批手续和正式公布程序方面非常严格;在效用方面一般均实行“不溯既往”和“后法推翻前法”的原则;语言运用讲究高度准确、概括、简洁、通俗、规范。
, m* Z U7 y* F" N' ~5 K
, ?& c6 e$ U- n* V7 k 二、规范性公文结构, w7 D0 s& n6 ?" h1 V. H+ E, t) |
2 b5 Z5 J2 X' ~% ? (一)总体结构
) W5 P7 x# x6 u0 V: |$ A' @9 l6 f8 c9 I# Q" n {. `
条例、规定、办法等规范性公文一般均包括:文件标题、发布或通过或批准的日期、章题(必要时还有节题)、正文。6 b4 r( \2 a5 Z @
, n" z' ~9 v! w2 s. _0 A6 b (二)正文的结构
8 | M6 Y! t* {! A, Y% u, E; ^; ~) k; @' A
条例、规定、办法等规范性公文的正文一般均有这样几部分内容:制定目的、制定依据、适用范围、有关定义、主管部门、具体规范、奖惩办法、施行日期、施行程序与方式、有关说明等。; X8 P; a) c5 |% h( Q. X8 F
H8 J' z9 [6 k- Y: ~7 g- B
在写作实践中,上述内容多以条文形式表达,每条还可下分为款、项、目等层次。 总则、分则、罚则、附则。
4 z5 f% l1 R I) Z/ {1 }' o
% f8 Z* E$ Y% {: V 三、写作要求
4 Q2 f. h- v0 B9 C @9 @
# L, _/ s9 r( l% ~) G" v 撰写条例、规定、办法等规范性公文时,应遵循一些特殊的规律,特别应注意:维护文件的高度一致性、严密性、条理性、简明性、稳定性、连续性,尊重条例、规定、办法各自的特殊撰写要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