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研报告的含义
& M5 Y& p( q8 C9 F调研报告不仅是调查的产物,更是研究的产物。调研报告是根据某一特定目的,运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对某一事务或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周密的调查研究后系统地、如实地整理成书面文字的一种文体。调查报告要论证系统,逻辑严密,摆事实,讲道理,具有强烈的说服力,从而使之成为科学决策的可靠参考资料。 _5 w9 k# f+ s% T
二、调研报告的特点+ D* A: W3 d* W; E8 ` O4 O
1.真实性。真实性是调研报告首要的、最大的特点。所谓真实性,就是尊重客观事实,用事实说话。这一特点要求调研人员必须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认真求实的精神,抛弃"假大空,不仅报喜,还要报忧,不仅要充分肯定工作成绩,还要准确反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只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才能写出真实可信、对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调研报告。
9 i7 T. G8 `8 X+ ~2 E4 y7 t* D2.针对性。这是由调研报告具有很强的工作目的性所决定的。一般来说一项调查研究工作,特别是大型调查研究,是针对一些较为迫切的实际情况,解决某些实际问题而进行的,要花费较大的时间、人力和物力。在调查报告的写作上,必须中心突出,明确所针对的问题,明确所获得的事实材料,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和对策。
# Q9 p. m$ X, \6 q3.典型性。是指调研报告所采用的事实材料要具有代表性,所揭示的问题要带有普遍性。这种特点在总结经验和典型调研中体现尤为突出。
2 [! _6 ?/ M8 o4.系统性。是指调研材料所得出的结论,必须具有说服力,要把被调查的情况完整、系统地交待清楚。不能只摆出结论,不能疏漏事实过程和必要环节。但是不要求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而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和主要方面,写出调研结论的推理过程。
- x* c8 V, E9 q) v# {' a% |' {5 D三、调研报告的类型
+ Y; \6 N1 P6 |# v1 m: C从内容性质分,调研报告有以下六种:6 C0 U1 k9 x4 o* G4 D7 U4 _4 `
1.专题调研报告。就是侧重某个问题进行较深入的调研后形成的报告,这类报告一般常常在标题上反映出来。它能及时揭露现实生活中的主要矛盾,反映群众比较集中的意见要求,以及急需解决的具体问题,根据调研结果提出对策建议或处理意见。" A) P7 e- q- w3 g, g
2.综合调研报告。以综合调研众多对象及基本情况为内容、作全面系统反映的报告。具有全面、系统、深入和篇幅较长的特点。它与专题调研报告的主要区别在于它的综合性。它使读者可以从报告中看到事物的相对完整的“鸟瞰图。”7 O% O. D7 t" @4 ^4 ^) o
3.理论课题调研报告。以学术研究为目的而撰写的调研报告,通过收集、分类、整理资料,提出问题、形成结论报告点,大多发表在学术刊物或载著作中。
( q6 S, O! M' J# _4.实际建议调研报告。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进行调研,将所获得的材料各所形成的意见建议写成的报告,为预测决策、制定政策、处理问题等提供参考。& K) h- A2 I% c$ C. m' Y/ l
5.历史情况调查报告。根据需要以历史情况为对象进行调研而形成的报告。供人们了解某一事物或问题的历史真相。
* D. Y$ l9 `" Q3 b6.现实情况调研报告。以正在发生、发展的一些现实生活为对象,进行调研后形成的报告。供人们了解和认识某些事物或问题的客观现实情况,作为其它认识活动的依据或参考。! r2 b7 h' U( ?! z0 r: I5 e
另外,有些调查报告可以是以上几种类型的结合形式。4 x; E' P2 |6 p' @3 I4 x* x
四、调研报告的写法
; s3 r! L1 D! D& s不同类型的调研报告,具体内容有所不同,基本写法是相通的。
/ i0 K+ I8 X* a" ?- `掌握调研报告的写作方法,一要熟悉调研报告的结构特点;二要掌握调研报告的写作程序。
0 e/ |; f% t6 Q! x, a+ a(一)调查报告的结构( a! `; o" ?/ @* ^. \2 C
一般来说,调研报告的内容大体有:标题、导语、概况介绍、资料统计、理性分析、结论或对策、建议,以及所附的材料等。从文体说,包括:标题、导语、正文、结尾、落款。
5 g# `" V) ?+ G1 s- `) O6 a1.标题' H6 b1 ?3 h9 E' V+ h+ j
调研报告的标题有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种。单标题就是一个标题。其中又有公文式标题和文章式标题两种。公文标题由“事由+文种”构成;文章式标题标明作者通过调查所得到的观点。所谓双标题就是两个标题,即一个正题,一个副题。' J" l: e) g! \0 G8 ~3 `) Z
2.导语5 v8 ?3 |8 B+ a% R( S& h
导语又称引言,是调研报告的前言,简洁明了地介绍有关调研的情况,或提出全文的引子,为正文写作做好铺垫。常见的导语有: ①简介式导语。对调研的课题、对象、时间、地点、方式、经过等作简明的介绍; ②概括式导语。对调研报告的内容(包括课题、对象、调查内容、调查结果和分析的结论等)作概括的说明; ③交代式导语。即对课题产生的由来作简要的说明。) a1 ] R \& M
3.正文& N f+ x& z% L; ~& w% y0 k' p
正文是调查报告的主体,结构有不同框架。 ①根据逻辑关系安排材料的框架有:纵式结构、横式结构、纵横式结构。纵横式结构常为人们所采用。 ②按照内容表达的层次组成的框架有:“情况——成果——问题——建议”,多用于反映基本情况;“成果——具体做法——经验”,多用于介绍经验;“问题——原因——意见或建议”,多用于揭露问题;“事件过程——事件性质结论——处理意见”,多用于揭示案件。" {* Z" i% [- R8 U4 l8 A7 j
4.结尾# E& X8 N. u2 |! Y
结尾大多是调研者对问题的看法和建议,这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必然结果。调研报告的结尾主要有补充式、深化式、建议式、激发式等。% M8 p6 l1 V( B+ ?9 K
5.落款
9 d" v" O$ y# F调查报告的落款要写明调研者——单位名称和个人姓名,以及完稿时间。如果标题下面已注明调研者,落款可省略。
- ~' P1 D( Q* T(二)调研报告的写作程序6 J# X a, C/ q5 h
形成调研报告大体要经过以下五个写作程序:
! j# v {7 ]" K; Y5 U1.确定主题
$ m- N# l8 |0 e3 ~( `主题是调研报告的灵魂,对调研报告写作的成败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确定报告的主题应注意与调研主题相一致;还可以根据调查与分析的结果,重新确定主题。主题宜小、宜集中。
- w6 l" F2 j% ~7 C; p2.取舍材料2 P+ B) f+ ^! G% _
对调研资料需精心选择,不可能也不必都写入报告。如何取舍选择呢? ①选取与主题有关的材料,去掉无关的,关系不大的,使主题集中、鲜明、突出; ②注意材料点与面的结合,材料不仅要支持调研报告中的某个观点,而且要相互照应,给全部观点以支撑; ③在现有材料中,要经过比较、鉴别、精选,选择最好的材料来支持调研者的观点,使材料以一当十。* c- h. F3 P4 l. V
3.布局和拟定提纲
1 E' k' X5 r* G# {2 W布局是构思调研报告的一个关键。布局就是搭好报告的“骨架”。通过拟定提纲把调查材料进行分类程。原则是:“围绕主题,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要求纲目分明,层次分明,有内在逻辑。
& P3 L) [" _6 i' M) p% w. R提纲是调研报告的综合反映。一种提纲是观点式提纲,即将调研者形成的观点按逻辑关系一一列写出来。另一种提纲是条目式提纲,即按层次和意义表达上的章、节、目,逐一地写成提纲。也可以将这两种提纲结合起来确定提纲。+ G+ P* ~& O1 N" R3 A% {
4.起草报告
% H1 h9 g3 I! k d根据已经确定的调研主题、选好的材料和写作提纲,从实际需要出发灵活地、有针对性地划分段落,选用语言。行文时须注意:①结构合理(标题、导语、正文、结尾、落款);②文字规范,具有审美性、可读性,如:“制定优惠政策,引进急需人才”,“运用竞争机制,盘活现有人才”;③通读易懂。对数字、图表、专业名词术语的使用,语言深入浅出,具有表现力,力求准确鲜明、生动朴实。; u% b9 S6 |2 t* o; d8 x0 g
5.修改报告
; g3 m q: m- n4 m* ~- X" `1 l; ?% I调研报告起草好后,要认真修改。主要是对报告的主题、材料、结构、语言文字和标点符号进行检查,精心增、删、改、调。完成这些工作之后,方可定稿上报或发表。. i0 U/ q8 n0 A& U, B
2 o/ m* l! R! E, z) L* l写好调研报告的体会5 ]! H4 v& F8 V+ S' O
* p* i: C8 v3 |: w
一、标准“六个字”
3 `% j# b& K3 N$ J' f+ K0 M% s% s& C明、准、深、新、实、好。一是目的明;二是调查准;三是研究深;四是对策新;五是措施实;六是效果好。/ h4 z8 F5 T9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