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公文作为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在行使管理职权、处理日常工作时使用的一种基本工具,对语言有特定的要求,准确、真实是它的核心,但是在实际写作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少公文在表述时,使用了一系列的特殊语言,模糊语言就是其中一种。它们当中有表示时间的,如“现在、最近、近日、近几天、前几天、近年来、今年以来、正在、适当时候”等;有表示范围的,如“每、各、有的、部分、少数、一些地区、种种原因、个别人、有关单位和个人、大多数、主要、基本上、各种措施、有关规定、有关部门”等;有表示程度的,如“一般、比较、加大力度、经初步了解、适当、很、极、显著、逐步、有所、进一步、基本上、大体上、普遍、几乎、原则上、酌情”等;有表示频率的,如“经常、多次、不断、反复、接连、再次、往往、屡次、三令五申、连续”等。虽然这些模糊语言在内涵和外延上具有不确定、不明晰的特点,但它们在公文中的使用频率相当高,可以说,模糊语言的使用,已成为公文写作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 % v1 i0 X1 @0 B" K5 N' k7 O
二 为什么要求以准确为核心的公文语言,模糊语言却在其中得以存在?其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P0 {: D+ ~$ O8 d2 }, f1 ]
首先,人类认识对象本身具有模糊性4 t6 H+ F' J7 s2 j
客观世界是纷繁、千姿百态的,同时又是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客体之间没有精确的界限,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作为人类思维载体、反映客观世界的语言,必然会产生模糊性。正如康德所说:“人类生活中不能没有模糊语言,不可能处处用精确语言代替模糊语言。”( S7 u: C, ~$ A5 G* F( q, A7 _+ J5 l3 ?
其次,公文中所反映的事物大多处于动态的变化发展过程中
; ?+ t& M1 E8 A1 N ?; S. e! _ 运动是物质不可分离的根本属性,物质世界的一切,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之中。这些不断发展变化的事物和现象是连续体,无法作出精确的切割,也无法用准确的语言进行陈述,运用模糊语言自然在所难免。公文中反映的很多事物和现象往往是一个逐步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只有依*模糊语言,才能准确地反映处于模糊状态的事物和现象。$ W( K# [. J" g' }$ V1 L* a# l
第三,公文中的特定语境需要使用模糊语言8 _# E0 j6 \2 p2 }
公文是用来处理公务活动的,而公务活动又是复杂多变的,其中一些如涉及个人隐私或国家机密、丑恶现象或是处理政治和外交关系等内容无法也不便用精确语言表达,如果用精确语言表述或具体描述,就会产生负面影响或失去主动权,使自己处于不利的地位。模糊语言本身虽然含义不明确,但在这种特定的语境中,它是清晰明确的。在特定语境中,如果一味追求用定量或定性的精确语言表达,不仅画蛇添足,也达不到发文的目的。* C" S% M0 }7 ^! X6 V! K( U5 S
第四,在语言系统中存在大量模糊语言
) _ P" }5 k7 c* V2 r* f 在人类语言系统中,很多词语本身就是模糊不清、表意不明确的。如“十分”、“非常”、“加大力度”、“近来”、“最近一段时期”、“大多数”、“个别”、“好”、“坏”等,无法找出具体的界限,而这些词在公文表述过程中,出现的频率相当高,因此,公文出现模糊语言就不足为奇了。: |& X" ]/ H: r
三 模糊语言由于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质,公文中使用要慎重,不能随意乱用,必须做到合理科学地使用,一般来说,出现以下五种情况时,应考虑使用模糊语言:% N X- @* Y$ f% `6 {, | M
(一)表述内容本身具有抽象模糊特点时4 Z. s4 N% y% D: t
在公文叙述中,为了做到行文简洁,有些内容是从大量材料中归纳总结出来的,其本身具有抽象概括的特点,如果采用模糊语言来表述,是较为合理的,其内容并不因为使用模糊语言而使阅读的人感到模糊不清。
* o: K2 o, X- @6 _5 n 请看以下例子:+ k7 w7 N8 L" L, O: h4 P; E8 }
例1:……当前土地管理特别是土地调控中出现了一些新动向、新问题,建设用地总量增长过快,低成本工业用地过度扩张,违法违规用地、滥占耕地现象屡禁不止,严把土地“闸门”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
" s! p' r" O2 j3 k$ B8 {8 n 5 I0 W7 d5 H% j" V9 l
该段中使用的模糊语言主要有“一些”、“过快”、“过度”、“屡禁不止”、“十分”等,其中“一些”是指“建设用地总量增长过快,低成本工业用地过度扩张,违法违规用地、滥占耕地现象屡禁不止”这种现象,因为这些现象是对全国各地事实的概括,内容较为模糊,用“一些”这个模糊词语比较合理。“过快”、“过度”、“屡禁不止”又是分别对每种现象进展情况和违规频率的表述,对已经大量出现的这些现象没有必要一一列举。而要解决这些问题,杜绝这种现象恐怕要做大量的工作,要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所以文中用“十分艰巨”这个模糊词语来修饰内容较为模糊的“任务”。
7 F2 T3 U, V) w+ U6 B 例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灾后重建、整治江湖、兴修水利的若干意见》(中发〔1998〕15号)(下文简称《意见》)下发后,深受各地人民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灾后重建、兴修水利的热潮。群众热情之高,投入资金之多,机械化施工之广,灾区移民安置速度之快都是前所未有的。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领导,强化责任,狠抓确保工程质量的各项措施的落实,进一步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把灾后重建、兴修水利工作搞得更加扎实有效,推向一个新的发展水平。(《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计委灾后重建整治江湖兴修水利现场办公会会议纪要的通知》) D W# @9 Y5 q+ q3 B
在该段文字中,出现的模糊词语是相当多的,我们只拿其中的“加强”、“强化”、“狠抓”、“进一步”、“新的”这几个模糊词语来分析。该段文字主要叙述《意见》下发后,全国各地出现灾后重建、整治江湖、兴修水利的热潮,在这种大好形势下,各级政府和领导更应注意可能出现的问题,为此,领导上更应高度重视,在责任上更应做到明确,在措施上更应落实到位,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在原来的基础上做得更好。这些工作的开展,对于发文单位来说,虽然方向明确,但其内容还是比较抽象模糊的,怎样去做,还需要收文单位具体部署,开展一系列的具体工作,文中运用了“进一步”、“新的”这两个模糊词语,只规定了收文单位今后工作的方向和目标,给收文单位一个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机会,这样的模糊词语是科学合理的,是符合发文要求的。# R2 m3 d' f- u. R" a
(二)暂时无法实施但又必须说明时7 Z( G* B2 L; M( ^2 V% C
公文是依法行政的工具,各项工作的开展,各种措施的落实,都必须通过公文来进行。有些工作在开展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暂时无法或不适合马上实施,但是,不能马上实施并不等于将来不必去做,在这种情况下,就应采用一些模糊词语来表达,以保证工作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得以顺利有序开展。% l( @6 x, |* a, y! ^5 a
我们以《教育部关于做好2008招收硕士研究生工作的通知》其中一段为例:4 M- F. V: _3 ]# {9 ]9 ?
各招生单位要高度重视自命题环节的各项工作,加强对自命题教师的指导和培训。严格执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严禁研究生招生单位举办考研辅导班的通知》(教学厅〔2004〕15号)(下文简称《通知》)规定。高等学校不得为学生考研而缩短正常的教学计划和授课时间;除考试大纲外,招生单位不得以其他形式划定考试范围;不得举办任何形式的考研辅导班;招生单位教师不得以任何形式参与考研辅导活动(包括社会上的考研辅导活动)。高等学校特别是招生单位要加强教师的教育和管理。适当时候,教育部将组织专门的检查和抽查。
6 ~2 ^- U- e$ |3 R% J0 z 这段文字使用的模糊词语也不少,其中“适当时候”最值得关注,这是一个有关时间的模糊词语,《通知》的主要内容是高等学校要加强对考研命题教师的教育和管理,严禁命题教师以任何形式举办考研辅导班。由于这个《通知》是在开办辅导班之前就下发的,目的是“打预防针”,为了防止出现违规现象,开展专项检查是最好的办法,但如果把检查时间说得过于具体,有人就会钻空子,出现“打时间差”现象,但使用“适当时候”这个表示时间的模糊词语,想违法乱纪的人就很难估计什么时候检查了,从而达到发文的目的。6 _+ Q4 ?$ W! {1 t0 M4 R8 N6 A
再请看例子: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严把网络游戏经营单位的市场准入关,未经文化部门许可,不予核发营业执照。要加大对无照经营网络游戏经营单位的查处取缔力度,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网络游戏经营单位的监管。(《文化部、公安部等部门关于净化网络游戏工作的通知》)
' ]) f0 S: K, d: Z/ y 该段文字中值得注意的模糊词语有“加大”、“有关部门”等,这是一则针对当前一些网络游戏产品中存在淫秽、**、赌博、暴力等不健康内容,毒害青少年,容易诱发青少年犯罪的通知,通知中要求加大对无照经营网络游戏经营单位的查处取缔力度,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网络游戏经营单位的监管,“加大”这一模糊词语,是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出今后的工作要求。“有关部门”其含义较为模糊,即跟此事相关的部门,不管是文化部门、公安部门还是教育部门等,今后只要加强对网络游戏经营单位的监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都要积极配合。
/ E: N9 V7 Y% p0 G, r (三)需要给办文机关单位留有回旋余地时
" p7 N* M1 W. w# ? 公文在开展公务活动过程中,具有上传下达的功能。发文单位在拟写公文时,应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和预见到情况的复杂性,在措辞过程中,在大方向明确的前提下,要给办文单位留有回旋余地和充分发挥智慧的机会。4 h" o7 N, S/ }- O0 S1 ~
请看例子:
/ W( h0 @, t& S! b$ I, X2 n 例1:各级领导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加强西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切实把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实施中的重大问题,保证这项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 Z( L/ L7 Y" V& N3 Y m% _% G5 m9 Z- n
这篇公文是面向全国的,全国各地情况千差万别,情况复杂,在开展工作过程中不能“一刀切”,该段文字中使用的模糊词语主要有“深刻”、“进一步”、“切实”、“健康有序”等,这些模糊词语没有明确标准,收文单位只要保证做到大方向不变,至于怎样“深刻”、“进一步”、“切实”、“健康有序”,那是各级领导的具体工作。该段文字中,由于模糊词语的使用,对执行者来说,既可以做到方向明确,有章可循,又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发挥各自的智慧,把工作做好。
8 H9 w( A/ r& c 例2: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在深化教职工住房改革的过程中,要结合本地实际和学校住房特点,进一步扶持房改工作,各地组织的经济适用房也要规定一定比例先用于教职工购买。(教育部、建设部《关于深化学校住房制度改革,加快解决教职工住房问题的若干意见》)0 s" E/ H* M$ `
& v. n6 p0 N! D* _: h& [
这段文字中运用的模糊词语有好几个,其中“一定比例”的运用值得注意,各地的情况不同,“比例”就可能有所差异,收文单位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执行文件精神。% ]( Q& t6 O+ _$ p* Q/ x
在“通知”等下行文中,在涉及到下达任务或布置工作时,经常出现“望参照执行”、“请认真贯彻执行”这样的模糊语言,公文中没有提出精确的执行措施,收文单位可根据自己的具体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执行方案,这就给办文单位留有回旋余地和充分发挥智慧的机会。5 F. f: M$ _% Z% ^' t
(四)无法全部或不必要列举时
5 x( e& H4 o, p, \% J9 _6 n5 Y 公文的表述,经常涉及到列举问题,在列举的事物中,有的是不能全部或不必要列举的,此时若采用模糊词语,可节约文字,简洁行文,同样可以达到发文目的。7 l4 F5 w0 t# }7 y. o) m* r+ p$ o
我们以《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危房修缮和改造的通知 》正文的第一、二段的部分内容为例:7 V+ ~6 f. v4 x. [6 @5 r4 l9 @
1 R; l& `' V, H# i%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