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然回首,我已在办公室工作近8年,先后从事秘书,办公室副主任、主任等职,就是负责劳教所办公室工作也已四年之久了,对办公室这个“差使”的酸甜苦辣体味颇深。究竟怎样当好劳教所办公室主任,体会较深的有三点:一是开展工作要有力量;二是开拓创新要有胆量;三是开明纳谏要有肚量。$ o# J& X" e, ]# [
开展工作要有力量
6 k9 L# f$ M/ z) q* u 一要当好苦力“班长”。办公室当然要“办”字当头。办公室的“办”字繁体字的写法是两个“辛”,中间一个“力”。从字解上来说,加倍辛苦出力,建成一个“苦力班子”的班长,就更应该吃大苦,出大力,多工作,少休息,把大家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把每个人的潜在力量全部挖掘出来。1 U4 [ V( } Q" R
二要当好“联络秘书”。办公室是承上启下、联络内外、沟通左右的立体网络中心。办公室主任好比是中草药中的“甘草”,起着“中和”的作用。要搞好“中和”,就必须当好“联络秘书”,注意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加强各方面的联系,借助各方面的力量开展好工作。“联络秘书”应协调好5个方面的关系:1、办公室与机关各处室、各大队的关系;2、机关各处室、各大队之间的关系;3、办公室与劳教局办公室等业务处室之间的关系;4、所办公室与驻地党委、政府各部门办公室之间的关系;5、所办公室与各兄弟劳教所办公室之间的关系。
. N: w! Z; q; `; l9 g" i, u 三是当好“后勤部长”。办公室既是所党委的参谋部,又是“后勤部”。办公室主任还得学会当好“后勤部长”的本事。首先,应对劳教所本身的财物管理、车辆管理、接待来人、会议筹备、供暖排水等等,事务巨细繁杂,确保劳教所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尤其是对劳教所年初的计划会、年终的总结会等各类综合性会议等政务活动的会前筹备、会中服务、到会后的“扫尾”;从吃、住、用、行,到会议前材料的起草,到会议中简报报送,到会议结束后的总结等等,都要集中力量,提供优质的后勤服务,确保会议的顺利进行。/ \/ I! |3 U2 z5 f) G, D" t. y
四要当好“资料组长”。办公室整天和公文打交道。笔杆子是办公室主任的常备武器。办公室主任不仅要有较高写作能力,当好“资料组长”。“资料组长”对办公室为劳教所起草各种文稿,要严把政治、法律、方案三关。
3 d! E6 p. u# I* I+ m 五要当好“政治指导员”。要搞好办公室整体工作,就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一定要讲政治”,把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因此,办公室主任应承担思想政治工作的重担,当好“政治指导员”,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干部职工的生活、工作、学习、家庭中去。真正做到落实到人头,落实到人心,发挥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 l; @8 h8 f8 X; Y9 q 办公室主任“身兼数职”,并不是对各项工作“一竿子插到底”,而是按照分工,各负其责,把各项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实行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分管副主任和每个人的独立工作的才能。' T" L8 U! |, t6 m2 Q6 |
9 m/ C3 h( @; K" t% U; x: ~& l! o4 m
开拓创新要有胆量 * ]5 ^/ k3 Z' W4 g: ^
( `* R( s( I$ V) m
开明纳谏要有肚量
& d+ f. a+ O& e& f9 f/ R4 _: _ 办公室是一个群体,应像一个相睦和谐的温暖大家庭。办公室主任作为“一家之长”,就要有大海一样的胸怀,辛酸苦辣能含,闲言碎语能装,痛苦委屈能受,千斤重担能挑。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M1 p& q! [1 A! W5 O/ h2 l
严以律己。就是不能斤斤计较个人名利,工作热情,经常保持在高温状态,生活作风要严谨。
8 ~. K! q, a C& m) b! u! _ 宽以待人。就应有“宰相肚里能撑船”的肚量。一是正确对待“意见篓子”。有的人事业心强,肯动脑筋,爱提意见,甚至多次提、处处提、反复提,像刘罗锅似的“朝朝有本奏上”。对这些“意见篓子”,一定要抱欢迎态度,一不能反感,二不能训斥,三不能压制。一个“意见篓子”就好比一个“智囊团”,多一个“意见篓子”就多一个“智囊团”。这无论对自己对工作,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二是正确对待“冤家对头”。当办公室主任,当有的人对你怀有怨恨或不满时,自己应高姿态,大气量,决不能以怨报怨,以牙还牙。办公室主任应有大丈夫的气度,“吾日三省吾身”的谦虚谨慎的作风。否则,只能积怨甚深,矛盾激化,只会导致失去对下层领导、管理和影响能力。三是正确对待有过之人。当办公室主任,在用人问题上,必须树立这样的观念:犯错误是任何人都难免的,只要改了就好。因此,对于他人的过错或失误,要宽大为怀,只要人家肯改,就不能苛求指责。应从思想上爱护人、帮助人、教育人,通过适当场合,“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达到“理透让人自点头,循循善诱使人服”的目的。不要轻易地采取“罚、扣、停”等行政手段处理问题。当然,正确对待有过之人,并不是听任错误泛滥,也不是纵容他人一味犯错误,而是要弄清错误的性质、产生的原因和造成的后果,本着宽容的基本原则,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妥善明智的处理。作者: 张建国
- _; \6 w3 j4 \4 c* n7 `
+ t! C5 n J. _4 G# g* v8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