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华社报道:习近平26日来到曲阜孔府考察,并来到孔子研究院。桌子上摆放着展示孔子研究院系列研究成果的书籍和刊物,他一本本饶有兴趣地翻看。看到《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两本书,他拿起来翻阅,说:“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习近平随后同有关专家学者代表座谈,听取他们发言后表示,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一定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因势利导,深化研究,使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挥积极作用。有理由相信,今后一个时期全国上下将掀起新一轮国学热潮。贾陆英老师有先见之明,带领我们早已先行一步啦!今天下午,贾陆英老师继续在老秘网QQ群“重温经典读书会”与大家分享、交流《论语问答录》学而篇第十章,现整理如下:: E% K0 l' O& ~1 G- m0 T4 X1 {
7 Q" }1 F; O+ G- z: u贾陆英:1 Z$ k* Y1 t8 c% A5 D4 @
2 D% N; e7 V4 U8 {5 q; Q, D
习总都说要好好看看《论语诠解》,我们还是继续学习《论语》学而篇第十章吧。
1 f- Q2 Z" L* e% m
! h9 l2 w4 ^( e9 E$ N3 r1.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z# R7 R0 B) J% L# q. `
2 [! T! t( T, i4 e/ C子禽:孔子的学生,姓陈、名亢、字子禽。子贡:孔子的学生,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孔门十哲之一,长于言语。夫子:古代对男子的敬称。《论语》中,孔子的学生称孔子为夫子。抑:文言连词,表示选择,相当于或是、还是,如“抑或”。其诸:语气词,表示揣度的语气,相当于"或者"、"莫非"。
0 K K0 B ^0 F8 Q1 B
/ z, d% m6 k% g" t子禽问子贡说:“老师到了一个国家,必然会听到那个国家在政事方面的情况,这是求来得呢?还是别人自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是靠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逊的态度得来的。老师的获得方法,或者是不同于别人获得的方法吧?”- \+ }/ f8 q2 U
6 z$ d$ s. H9 i3 T. G# J: X# A问:子禽与子贡的对话,展现了孔子怎样的道德仪容和风度?7 p3 n. p' g- S* V- Q
5 {7 i7 ~6 u: f: _
答:孔子周游列国,虽然没有得到各国国君的任用,但他每到一地都能了解到当地的政事。子贡说这不是孔子去求来的,而是因为他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逊的道德仪容和风度赢得人们的尊敬和爱戴,人们主动告诉他的。温、良、恭、俭、让这5个字,形象而生动地刻画出孔子的风度、性格和品行修养。正因为如此,大家都愿意把政事告诉他。这是孔子和一般人不同的地方,也是他的高明之处。" z' Z. P8 O: ~8 {$ D
( W; Y2 ?& K1 T2 d
问:孔子的风度就是温、良、恭、俭、让吗?$ p" T- d# m# G5 f- b3 ~
# v: p l* o, ^2 B; d答:如果认为孔子只是一个温良恭俭让的人,那就错了。在弟子们眼中,孔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述而》)他既温和又严厉,既有威仪又不凶猛,既恭敬有礼又安详而有分寸。这是其一。其二,孔子以谦让为美德,强调以礼让治理国家(《论语?里仁》),而这个“让”是有原则的,当让则让,不当让则不让。即便是对于他本人,也明确地鼓励弟子们,要“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所有这些,都体现了他中庸之德的修养。
3 W' ^% R) V4 S7 Q
- X1 F; w$ u$ l4 G% c8 Q) O' P4 @ 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他所指的“孔氏书”,就是《论语》。《论语》是孔子去世以后,由其弟子们把“接闻于夫子之语”“辑而论纂”所形成的。因此,《论语》中孔门师徒的言语行事,是片断的,零散的,有些甚至是不完整的。《论语》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记述了孔子在不同时间、地点、条件下的仪容和风度。只有把全篇融会贯通起来,才有可能做出客观、全面、深入的分析。孔子是中国人心目中的圣人,其实他并不神秘,他的一生既平凡又伟大。我们说他平凡,是因为他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苦有乐、有爱有恨、有柔有刚,有成功有失败的普通人。我们说他伟大,是因为他那博大精深的思想,照亮了人生的道路,给予中华民族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 e5 S$ w1 {% n
4 K% Y$ g& P9 t' \
习近平论语
$ o7 G6 q2 n+ G$ Y1 W: p
无心随风:
' x" t1 v0 m# S% i
) u) W! Y1 J! W2 a4 |' W1 D温良恭俭让五德可是仁的内涵?述而不作,孔子所为。/ t8 ^) \4 Z! z0 {3 S' U
) U" Z- e5 w, I
夕惕若:4 ~+ b- Y0 M7 K; D5 `
6 }. J4 ~% S9 v6 U
仁的内涵是忠恕么?" z2 W( c- b: k( X5 P. U
/ f' ~7 j- ` t贾陆英:3 P" Z( ?/ o: r. N) u1 X# P: \( g# F
% E7 O5 P6 \3 k. a5 z9 k* t1 Z不,这是孔子的仪容和风度,是内心仁的品行修养表现于外的风采。仁的最基本的内涵是爱人。基中包括忠恕。2 k7 t6 y! U2 p- w I6 r
/ e4 w% v/ X& N" P) G8 r3 }6 s5 P
7 }6 O4 n, `6 A六耳弥虫:7 E7 T8 d" D& K6 Y
4 |+ h4 `& e. Z& w
陈、名亢为啥叫子禽这个难听的名字?物有阴阳,品有两极,何解?举个例子
% s% T8 w# b3 h& Z( _5 e
8 B( U' N# y: w- p贾陆英:/ Y" C/ B, l' w; T, O
, e8 }. f m4 n n7 U# I
陈、名亢为啥叫子禽这个难听的名字?——不可用今人的眼光和标准衡量古人,此一时也,彼一时也。或许在那个时代,子禽是好听的名字呢。: @3 x' M8 _) N0 n9 Y- r- A& F" R
( A0 ^9 p% M" ?3 s8 D3 a5 [' W; a
红豆不惑:6 Q7 C) `. r. a: W2 b
3 G" Y* t' B/ Y" p孔子的温良恭俭让:“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当仁不让于师。”体现了孔子中庸之德的修养。由此红豆想到,...不知如何表述,大意是,物有阴阳,品有两极;孔子之德乃不左不右,不上不下,中庸之道。如此表述不妥,不过,不知前辈能明白红豆意思么。$ _% B3 P2 Z, j R
' Y" q2 D' b: I3 ?% o
2 P5 a9 h0 V6 W8 ?" V
夕惕若:( O5 V. H( N- y
# G! d7 t$ o" g+ u% V
中庸应该不能这样解,诚于中,形于外,表里如一,不史不野,不狷不狂,才是中庸吧.我觉得是内外如一.执政中庸,就是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孔子温良谦恭让,我觉得只是他形于外的表现
, ?) n$ g0 ~+ ]$ E6 r
" J- ^5 h' | d3 g. L" a7 L8 u! v$ G& u w5 ~
贾陆英:
, d- J7 b+ q% b7 t: k: ]3 \; |8 h: b- b! b" \) f
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认为中庸是君子最高的品德。9 w: Z A0 A" E
* X+ d* Y( a. h
红豆不惑:
, q6 }) X+ U0 a1 z$ e( _/ c0 N9 Q! \& |* ~. o7 _
到底什么才是中庸?中庸之道用之今世,如何理解和表现?度,允执其中?6 b+ l# E+ y6 ?) L1 ^5 Z4 A
7 U9 p9 N2 z5 W,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