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示”是一种上行文,早期的请示和报告是混用的,因此,现在还有人错误使用“请示报告”。
5 P$ f6 n% b* } 一、请示的结构与写法
# S3 I; M9 g+ L9 m c2 Z 请示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和落款署时几部分。, n3 F: e7 Q7 A, t
(一)标题:请示标题一般要写明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发文机关有时可以省略。( L" s- n3 i! D( ~& \4 v; t; g
(二)正文:请示的正文包括请示原由、请示事项、请示要求三部分。: s6 d, d$ Y8 p; S
1.原由。请示的原由是请示事项和要求的理由及依据,要写在正文的开头,先把原由讲清楚,然后再写请示的事项和要求,这样才能顺理成章,有说服力。
& d2 @) g- B' b# D2.事项。指请示上级机关批准、帮助、解答的具体事项。一般包括方针、政策、办法、措施、主张、看法等。请示的事项,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实际,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因此,事项要写得具体、明白。/ b- W# E. ~$ e3 S* n! n
3.结尾。请示的结尾一般有如下写法:“以上,请批复”,“以上当否,请指示”,“以上请示,请审批”,等等,这些虽然是简单的一句话,但它是请示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不能遗漏,更不能含糊其辞。
" ?: G' f2 W$ K5 V二、请示的写作原则 7 i2 [; ^. e/ I9 A/ k6 d
(一) 一文一事* Q( v+ |2 `9 a% _: h
一份请示只能写一件事,一些单位向上级机关请示,经常把好几个问题写在一起,认为只要能解决一个问题就行了,结果一个也不解决不了,因为“一文多事”牵涉的单位多了,涉及的政策也多,任何一个上级机关都很难答复,几个单位同时答复更不可能。; F7 l$ @2 [3 ]- _! l& O, |) |* z
(二) 不多头请示4 Q4 b& h0 l5 W, X1 d! c4 g
一份请示,只送一个上级领导机关或上级主管部门,不能同时主送两个以上机关,更不能分头送给多个领导。如有需要,有关的单位可用抄送的形式。这样,可以避免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一些单位以为多头分送保险,搞“广种薄收”,结果常常是谁都有关系,但谁都不管,失时误事。! A. X6 j/ w, |4 E6 l5 T( U
(三) 不越级请示2 F, [ J; |: o, D4 {3 H; F
请示与其他公文一样,一般不越级请示,如果因特殊情况或紧急事项必须越级请示时,要同时抄送越过的机关。
; \) |6 n I( O(四) 不得抄送下级机关 a6 H# |2 ~6 \" M; f( x0 j' _
请示是上行公文,行文时不得同时发下级机关,更不能要求下级机关执行上级机关未批准和未批复的事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