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材料是一个单位的脸面。一个单位的材料写好了,就会成为品牌,既可以给单位赢得知名度,增添话语权、增加影响力,获得上级和兄弟部门更多的物质和精神支持,又能够不断地促进材料写作人员的文化底蕴的积累、思维境界的开阔、认识水平的提高,是个一举多得的好事。
k9 r4 D& v7 X- [$ @4 p) Q
7 v2 W' U; ] n0 Y- d委党组高度重视文字材料的写作,在充分发挥综合处室积极性的同时,还重视民意、汇聚民智,建立起业余政策研究小组。赵主任总是亲自带领我们一同学习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文件,结合经委工作实际与大家一起集思广益,议提纲、拿框架、出思路、改文字,以身作则、示范带头,有力促进了我委综合性材料写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做好机关工作,说话、写材料、开会是基本功。根据这次培训的要求,谈些本人从事机关文字材料撰写二十四年来的心得和教训,并结合我委工作实际,重点汇报一下有关撰写汇报材料、领导讲话、政策意见和写作信息这四种文体的要领与要求,所谓“要领”,就是要把握关键、抓纲谋篇,使纲举目张;所谓“要求”,就是提出的具体愿望或条件,希望得到满足或实现。由于时间有限,只能作33333高度归纳,不妥之处请大家指正。
- w! ^7 B, Z" v& X1 n, O5 Y1 [8 B5 L9 s" n; Z$ ?! r
第一章 撰写汇报材料
& \. Z+ e7 l4 _# F, j& V$ e+ z# k& T
汇报材料,指下级向上级领导机关以书面形式陈述工作情况。它是上级向下级调查研究、以及和下级官员进行沟通互动的一种重要途径,同时也为上级领导提供了一个考察下级的机会。对于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来说,汇报工作的能力也是一种执政能力。
V' {: O) v @; n8 K7 Z% O7 H9 n: }2 W; p$ g$ I
(一)撰写汇报材料的要领
; L1 V: C- @4 j6 d+ ~
" A& f; _* A' f* x, a主要有三点:
) z& f0 c. x/ m2 B9 v% V0 S5 x* M8 U2 A2 I, d5 i* w% `
1. 用观点统帅材料。力求用观点统帅材料,做到主题可以不新鲜,但视角不可不独特
7 Q- V1 N6 {" A* W X- P1 g0 n- O7 H; g) A8 P p- t
人的头脑是加工厂,没有材料不行,有了材料要经过加工,要产生观点,用观点统帅材料。观点,就是视角的捕捉物,是这个材料区别那个材料的独特之处。作为汇报材料,要有独特的视角,通过观察,形成自己的观点,用观点引发出有声有色的议论。对今后的工作打算要讲远景,讲可能性。讲远景,又有高的低的间作比较。不能只讲一些数字和材料,只谈情况,罗列数据,开材料仓库,而不讲自己的观 点,不进行差别分析,总之,材料文风要做到生动活泼。 9 |) u; Z+ @- e* d3 k
5 h4 E# q" _ s8 }3 X R, V从根本上说,有材料有议论,关键是要体现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领导干部汇报工作,不仅要通过丰富生动的材料显示出对工作的熟悉程度,还必须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显示认识和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层次,显示把握情况和局势的能力,得出规律性的结论,也为领导在更高层次上的决策提供思想资源。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汇报工作就做不好,汇报者就很可能不是一个称职的领导干部。
2 h! w! d! m3 F; e6 t8 Q+ x8 a' {5 x
! R, u$ t6 n }7 I; N) J【以赵主任在省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上的发言《坚持好字优先、推动科学发展,大力促进工业领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例。该发言的主题是如何促进我省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可谓是一个老课题、老题目,但该文从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个独特的视角出发,向省委、省政府领导阐述了在国家实行新一轮宏观调控大背景下,我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特别提出“迎来了技术改造的春天”这个观点,这就很容易获得领导的认同和支持;同时,该文在提出问题之后,也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从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推进节能降耗、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等六个方面,提出了解决我省产业升级的具体办法,体现出了省经委班子研究和分析、把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时,赵主任在省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上这个发言一结束,省委书记王金山当场予以表扬,评价省经委面对宏观调控,精神状态积极,观点新颖,有谋有为。】
, }1 H, D1 ~' V& g& Q* v8 H/ `. k E
2. 给人深刻印象。力求给人深刻印象,做到内容可以不全面,但细节不可不突出 7 Z- v; O0 e& x1 M9 \# j; p
. |, l( e7 _4 E千人一腔、万人同调,是汇报材料的大忌。文件、文章、讲话是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因此,写文章要有三性:准确、鲜明、生动。世界上味道最好的调料,就是盐。烹调高手最知道什么时候该放盐。盐,放早了菜不香;盐,放迟了味道出不来。细节就是文章里的“盐”,没有细节,材料就会贫血;有了细节,材料的就充满着生机,撩起阅读的兴趣。可以说,细节的作用就在于它们能够把材料的观点倾向流露的更为自然,更为具体,进而加深材料反映事实的可信任度。汇报材料重要的是要使人懂。不仅要让人文字看懂、发言时要让人听懂,还应当尽量用一些工作中遇到的、了解到的直观生动的具体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做到材料和观点相统一,让听者明白无误地理解清楚汇报人所表达的意思。有什么办法使人听了不致忘记?首先,开头要鲜明,先声夺人,留下悬念,就连汇报材料的结尾惯有的“要求解决的问题”部分也要表述得精当得体;其次,讲存在的问题,要举事例,不举事例就就空洞,就是要有具体形象,没有具体形象,就没有生命,别人就不易懂;第三,观点要能服人。能经得起推敲,让领导接受自己的观点,直接影响领导对自身工作的指导。就我们而言,细节总是扎根在工业生产、经济运行、项目建设、节能降耗、全民创业和企业改革发展的土壤里,但是,如果对所写的对象和情况不十分熟悉,如果在写作过程中对细节的真实问题不予以高度重视,不反复推敲,大而化之,即使是写作高手,也难免会在细节上出现败笔。成功的细节运用,可以使材料突破一般化、雷同化的框子,写出极具个性化的语言来,让工作汇报这类“官样”十足的材料照样生动起来。
+ A* H; L$ z+ s% _* R) Q1 ~; U4 X, K, f2 h1 X- Y' P
【以赵主任在县域经济现场会上的发言《以产业集群和农产品深加工为抓手,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支柱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例。该文用生动、简明的语言,对工业在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进行了说明,如“工业是强县之基,产业是立县之本,创业是兴县之源”、“我省一些经济强县之所以强,就强在工业;发展快县之所以快,也快在工业”、“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机遇和挑战并存,动力和压力同在,机遇大于挑战,优势多于困难”等语句,通俗易懂、言简意赅,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明了易记。】
& E7 w* o! m' ~5 \) k
& ?9 {6 Z1 [* g0 T+ ]. u6 x$ c3. 重点突出、要言不烦。力求重点突出、要言不烦,做到篇幅可以不求长,但风格不能不鲜明
6 \: X* S6 M3 G3 N. U* H }
9 M- Z! n# O0 k; h% S) J' R4 R1 [) ]语言体现文章的风格,结构体现文章的层次。篇幅一长,面面俱到,反而重点难以突出,暴露出语言的归纳能力弱,使领导强迫受训,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因为汇报工作的方法不同而效果也完全不同的事例,并不鲜见,落了个领导不满意、自己更委屈、任务没完成的结局。所以要对文字不断地进行加工和提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撮其要、删其余,再加润色”,在语言的锤炼上下功夫。
1 Q( C! N1 [- j9 b2 M( ?* k3 y. T# o
% _6 N+ _3 E7 @( z# o【再以赵主任在县域经济现场会上的发言为例。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涉及方方面面,做法各种各样,手段千变万化,但如何在现场会上、在短暂的时间里汇报出特色,引起领导的注意,吸引领导的目光,这也是一门学问,在准备文稿的时候就要考虑到这个问题。该文篇幅小、字数少,共4页纸2600字,但所有笔墨都集中在如何通过产业集群和农副产品的深加工来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上面,做到了结构紧凑、层次清楚、主题鲜明、重点突出。】 t$ b8 o% n! Q$ e) I
7 Z- S9 Y2 T* Q& [9 ~
(二)撰写汇报材料的要求 ( S( w1 T* t" k
; y) D) h& F* ?8 n6 S! k( I* y情况总是千差万别,谋发展、做工作,不可能千篇一律、一个模式,必须吃透上情,摸清下情,找准结合部,唱好地方戏。这既是做好各项工作的现实需要,也是写好汇报材料的根本保证。主要有四点要求:
0 P+ S( ?# ~% q) z; w1 t& m% A5 }9 o. I6 A
1.吃透上情 2 }& ?7 m; o3 O: s% C
' j( m$ q" a$ A0 B
所谓“吃透上情”,就是要把上级的精神弄明白,研究透。换句话说,也可以叫认清形势。因此,要认真学习、准确理解、全面把握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及时了解上级的最新会议精神和工作动向,了解基本要求,真正领会精神实质、明确主要任务,而不能各取所需、随意曲解、以偏概全,做到材料具有前瞻性;吃透上情,还需要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的新形势及其变化,也就是说对业务内的各项法规、政策一定要吃得透、拿得准。例如,中央提出今年下半年经济工作的目标,是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这就传递出一个信号,就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总目标可能会从“又好又快”向“又稳又好”转变。所以,我们要多学习、多领悟,才能吃透精神,把握要领。 ; Y2 p" ~0 e5 S- R7 C. d+ N. J
5 h1 X4 D X; C
【以去年12 月份赵主任向三运省长的汇报发言《以第一位精神抓项目建设 为工业强省促进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劲支撑》为例。这个材料的准备背景是三运省长才来安徽工作不久,主要在各市各部门调研了解安徽各方面情况。当时,三运省长在滁州、巢湖两市调研后,紧接着来到经委调研。如何准备汇报材料呢?首先必须搞清楚三运省长最近最关心的是什么,此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考虑到三运省长在滁州、巢湖两市调研,每到一地都鼓励企业尽快做大做强,一再强调,要千方百计多上大项目,多选好项目,所以,我们在准备材料的时候,觉得要汇报省长最想了解的项目情况,由此,专门就我委如何抓项目建设写一个汇报发言,供领导了解我委抓项目的情况和今后的诉求,决定通篇只将项目,就连汇报材料惯有的“要求解决的问题”也断然舍掉。这就是摸清上情。】 ; d1 ]% `: r. N. q# w% j: F
+ i) x( c6 o& D$ ]2.摸清下情 9 [+ i2 ~- h: D" F! g5 }) N
" o* B% B5 ]9 F1 Q所谓 “摸清下情”,就是知道基层在想什么,盼什么,反对什么,要求什么。因此,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企业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努力掌握本地区的发展基础、优势条件、制约因素以及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的热点、难点问题,掌握企业的愿望、要求和呼声,不断深化对国情、省情的了解和认识,就是对各方面情况要做到胸中有数,使各项工作建立在符合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
) ~7 d; t4 c7 I7 P7 }
8 a3 \5 |4 c8 @4 e3.找准结合部
7 \/ C8 n' J! s E2 e
1 }$ o+ t8 ]) d- k3 W8 U所谓“找准结合部”,把握上情,明了下情,就是通常所说的“吃透两头”。“吃透两头”是写好材料的起点。上情不清,如同行船失去航标;下情不明,如同射箭没有箭靶。因此,就是要把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精神与本地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路和办法。一方面,要善于把上级精神贯彻下去,根据本地区本部门工作实际,进一步研究制定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的具体目标、任务、要求和措施;另一方面,要善于把基层经验总结上来,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努力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智慧、实践中寻找答案,并通过总结提炼形成带规律性的东西,用以指导面上的工作。 * l- i( U/ N8 j; @# B, B
" Z+ z. }3 L1 W* {
4.唱好地方戏 ! k0 o( A3 ^* j% w* M0 o# K
3 y+ k" R' K$ I只有结合得好,工作才能有新意,才能真正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在工作中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确保各项政策得到贯彻落实,并能给上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在一些节点问题取得突破。 j1 c& Q" K4 `$ ]" Y1 o# U
# l$ u( n7 @1 N3 N$ q' \+ _; B【以“进千家企业,入百户园区”大调研汇报材料为例。在我委“进千家企业,入百户园区”大调研结束后,按照委领导要求,我们给省委、省政府写了一个汇报材料,同时给各市委、市政府写了一个反馈意见的复函。在这两个材料的准备中既要充分“掌握上情”: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国家“双防、双控”政策等;又要仔细“了解下情”: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哪些帮助、有哪些困难、存在哪些问题,以及目前状况、下步打算等;同时还“找准结合部”:根据经委的工作实际和职能范围,向省委、省政府反映基层和企业的建议、意见和要求,向各地提出加快工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和方法。】 % d; \% `7 X# B, p! g
5 U+ l( [- ]& P x" w
(三)撰写汇报材料注意事项
2 F9 M# n" d& Z3 J
; e- [3 V* L. p6 V撰写材料的人员就是文字美容师。工作时,就要像美容师打造材夜思帅哥一样精心打理经手的每一篇材料。【材夜思总是“五官精致、身段优美、皮肤白白、头发卷卷”,让人赏心悦目、割舍不下。写作材料也要如此,要有“闻之如是,也不觉神往”的意念,将材料写出“材夜思”效应。】 . L0 B$ [9 q9 [* |; _& L9 n8 h
8 D7 [$ U" I& J5 j2 a5 [' K8 j. w
1.标题要醒目。就是要做到“五官精致”。大标题、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就是材料的五官,尤其是大标题和一级标题是材料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脸是性格的版图,也就是说眼睛是对内心的反映,眼睛会说话,脸就生动起来。因此,要把最想表达的意思凝练到标题上来,让领导一目了然,准确理解汇报人最想表达的意见。 ( W- a8 u+ @8 Y0 }8 V9 Q
+ w0 p3 H! O) d# G4 w8 i8 H
2.篇幅要得宜。就是要做到“身段优美”。最忌开头自然段过长,给人以压抑感。要注意各个章节的篇幅基本均匀,不要过短也不要过长,要有比例,做到序次分明。这里要提醒的是写文章有个潜gz,叫“无三不成篇”,就是说写了“一是、二是”,下面就没有了,给人以言犹未尽不完整之感,就是文章的缺憾。 8 B5 M9 w# s. ^5 O! u, S
* N+ y3 k: Y! P* \6 M4 N3.印制要清爽。就是要做到“皮肤白白”。最忌发生排版、装订、纸张有污迹等低级错误,让领导心生厌恶。附件编好号码,列一个详细的目录清单。最好每份单独印制,以便领导翻阅。最好不要与汇报材料印制在一起,成了一本厚册子,增加领导翻阅查找的困难,以至心中不快,惹出无名火,无端添加了议题通过时的障碍。同时,表格要规范。最好采用八开印制,少用十六开,目的就是让人看的清楚。表格是制张口表(两头不封,主要用于可能还要发生变化事项,例如规划项目表、统计指标表),还是闭口表(两头封住,主要用于固化了的事项,例如既定的工作日程安排);要用A3纸印制开口表格,用A4纸印制闭口表格,一定要符合规范。 1 a" ~. Q" P% j2 D9 |6 f! O
$ u& f7 h+ i7 i. Z4.注解要充分。就是要做到“头发卷卷”。一般而言汇报材料因为汇报时间有限,篇幅不可能过长,因此,汇报时,还要掌握方法和技巧,要把许多要汇报的内容汇总到附件里去。这样就必须事先准备领导在听取汇报时,对某一问题突然发问,提出一系列问号,为此,必须未雨绸缪,对领导可能要发问的地方,事先准备时就把原文中的句号,改为问号,特别是有关数字计算、政策出处、外省市的情况等等,诸如此类,都要做大量详细的注解,细细梳理,条分缕析,条理清晰,以便汇报人从容不迫地对上级领导的发问及时解答释疑。
, s6 Z9 Q0 I) j. C+ w7 @7 [, K4 [. l7 N3 f. W" B3 X5 f9 A
第二章 撰写领导讲话
. |6 O6 w2 n; |8 q" ?1 w4 `8 W8 [+ ` N' A7 d/ z
领导讲话与汇报材料在内容和形式上密不可分,要注意讲话材料遣词造句的口语化,通过语言的表达方式,使得文字材料“活”起来,让文字材料中要表达的思想更准确、更鲜明、更生动,从而达到获取领导和有关部门重视与支持的最佳效果。 ( z; G# r' z3 W, I
! r9 X3 |3 O) ~7 T& ^6 f* i3 w
撰写领导讲话的要领和要求 5 S+ [6 Q3 ]& c0 a
& z }1 U7 [ S- A* {
讲话是一种身份、是一种位置感、是代表一种水平,也是一种风格,撰写讲话最重要是要把握好“度”。总体上与汇报材料写作别无二致,均可参照上述基本内容。比较特殊的是,写领导讲话要注意把握三个环节:
5 P" j6 ^! C' b6 n/ m# K9 ?; ]2 e
1.给谁写。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人也如此。领导的人生历练多样、性格和禀赋不同,工作经历和学习专业各异,导致了文风不一。例如,有的领导性格豪放,感情充沛,最爱用排比句,如波涛阵阵,十分讲究气势和语流的贯通;有的领导性格温和,感情丰富,喜欢观点兼收并蓄、文风四平八稳;有的领导性格内向,感情细腻,用俗话来讲,就是喜欢把豆子磨碎了再吃,非常讲究细节的刻画,生怕漏掉了哪一小点。给领导写讲话稿,不是自己给自己写文章那样信马由缰,因为讲话稿的所有权是讲这个话的领导的,他要负全责,所以写讲话稿要以领导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作为写作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对于写作人员来不得半点任性和自作主张。时时要有位置感,也就是适合讲话者的身份,这就是度,时时要惦量这个“度”。首先,必须适应领导的个性。就像讲方言一样,形成有差别化语言体系。时间长了,别人一看就知道这个讲话是哪位领导做的;其次,要和领导在思维领域保持交流互动。所谓“互动”,就是你对问题的认识与想法、写作意图,要让领导知晓;领导的新思维你注意及时领会,有耐心、要用心,只能意会,慢慢久了你就会琢磨出门道,自有心得,你要领会,特别是领导往往比写作人员了解上面的政策多,掌握的动态新、收集基层的情况详,如果写作人员跟不上领导的思维,情况已经变化了,你还在用老一套,领导就会不满意,自己的那些锦绣文章就像“草丛里的葫芦,没见着阳光就老了”,费了老鼻子劲干了几天都成了无用功。互动,对于写好材料非常的重要。因此,一定要注意及时向领导汇报你的最新思想动态,不能拖太长时间,领导表面不说,其实都放在心上。第三,根据领导修改意见,反复修改。好文章都是精心打磨的结果。要坚定信心、耐住性子、不惧繁琐、逐字推敲、锻造精品。
5 e0 H! u. X$ m2 U8 n( G9 b$ T. i- l2 X5 x3 r: u6 t. w- T
|